關鍵字:荷蘭教育、兒童快樂、競爭、中庸之道、親職教育、數學焦慮
內文:
近期新聞報導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兒童教育模式及其影響。一方面,荷蘭的兒童被評為全球最快樂的兒童,這與他們較不強調競爭的教育環境息息相關。根據TVBS新聞網報導,荷蘭小學教育並非以高分為目標,六十分及格即可,著重培養孩子的平衡發展。這與台灣部分家長追逐高分、安排孩子繁重課業的模式形成鮮明對比。 報導中指出,荷蘭教育更注重孩子的整體發展,而非單純的學業成績。
另一方面,台灣則出現了許多關於兒童超負荷學習的報導。TVBS新聞網報導了一對國小兄妹每天近乎「鐵人行程」般的學習安排,每天不到六點起床,學習各項學科及才藝到晚上,睡眠時間嚴重不足。風傳媒也報導了類似案例,指出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成為「菁英」,安排了密集的補習課程和才藝訓練,甚至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這些報導都引發了社會大眾對「菁英教育」的反思,以及傳統填鴨式教育的過時性。親職教育專家楊俐容在TVBS新聞網的報導中也指出,傳統菁英教育已過時。
而除了課業壓力外,家長的情緒也可能影響孩子的學習。CTWANT報導指出,英國研究發現,家長對數學的焦慮會影響孩子學齡前的數學能力,進而影響長期的數學學習。這顯示父母的情緒和態度對孩子的學習至關重要,也呼應了教育應更注重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理念。
總體而言,這些新聞報導呈現出全球不同教育模式的差異,以及台灣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面所面臨的挑戰。荷蘭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鑑,如何在重視孩子學業的同時,兼顧其身心健康和快樂成長,是台灣教育體系及家長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平衡的教育、適度的壓力以及家長情緒的穩定,或許才是培養快樂且成功孩子的關鍵。
參考閱讀
六分有及格就OK 最快樂兒童是「這國家」不崇尚競爭走中庸之道
國小兄妹只睡6小時鐵人行程 教育專家:傳統菁英教育已過時
【新新聞】虎媽排「超人行程」踩紅線 逼子成龍可能操壞小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