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AI,人工智慧,桃園,投資,法國,中國,DeepSeek,監控,科技戰,地緣政治
內文:
近期國際AI發展與地緣政治角力持續升溫,相關新聞報導呈現出多面向的發展趨勢。
首先,台灣方面積極招商引資。根據匯流新聞網報導,桃園市長張善政會晤法國AI晶片公司SiPearl,力邀國際AI企業前往桃園投資,顯示台灣積極發展AI產業的決心。此舉也反映出全球AI產業競爭激烈,各國皆積極爭取相關企業的投資與技術合作。
然而,中國在AI領域的快速發展也引發關注。工商時報報導引述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的觀點,指出中國新創AI公司DeepSeek在2025年農曆新年期間,對晶片市場造成衝擊,導致美國相關企業股價下跌,顯示中國AI技術已具備一定程度的競爭力,並對國際市場產生影響。民視新聞則報導指出,川普政府時期,可能對台積電的關注與中國AI發展之間的關聯性。
此外,美國之音則報導指出,一份新報告警告中國在AI監控技術的發展可能加劇全球對異見的壓制。該報告特別提到DeepSeek等大語言模型可能被用於加強國內社會控制,並為全球威權政府提供打壓異見的工具。報告更進一步指出,中國在AI監控應用、神經和沈浸式科技、量子計算、中央控制數位貨幣等領域的發展,以及其監控技術的出口,都可能對全球民主造成威脅。
綜上所述,AI科技的快速發展不僅帶來產業創新的機會,也同時帶來地緣政治競爭與人權隱憂。台灣積極發展AI產業的同時,也需要關注國際間的競爭態勢與科技倫理議題,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兼顧社會責任與民主價值。中國在AI領域的進展,除了其經濟影響力外,其應用於監控的潛力更值得國際社會持續關注與警惕。
參考閱讀
金志聿會晤法國SiPearl 力邀國際AI企業到桃園投資
川普被幕僚蒙在鼓裡?謝金河曝「他盯上台積電」真相
北京爆AI驚人野心 川普只剩關稅?謝金河曝這陸企向美大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