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緬甸強震、台灣地震、應力轉移、實皆斷層、地震風險
內文:
緬甸近日發生規模8.2的強烈地震,引發台灣民眾對於是否可能觸發本地地震的擔憂。專家對此看法不一,使得地震議題再度成為焦點。
「應力轉移」理論引關注
民視新聞報導,有地震專家示警,緬甸強震可能觸發「應力轉移」,進而導致台灣發生規模6以上的地震。所謂「應力轉移」,指的是一個地區發生地震後,周圍地區的應力狀態發生改變,可能增加其他斷層的活動性。中央氣象署也坦承,緬甸強震確實有可能誘發台灣地震,但實際影響程度仍需進一步觀察。
專家:不用過度擔心
然而,並非所有專家都持相同看法。根據三立新聞網的報導,台大地質系副教授認為,民眾不用太過擔心。雖然長遠來看,大型地震確實可能改變地殼應力,但短期內要判斷是否直接影響台灣,仍有相當的難度。
「實皆斷層」成隱憂
值得注意的是,華視新聞指出,此次緬甸強震發生在「實皆斷層」上,這條斷層貫穿緬甸,過去就曾有學者示警緬甸政府,要提早防範該斷層可能引發的地震。這也顯示,特定斷層帶的活動確實可能帶來較高的地震風險。
台灣地震風險評估
綜合來看,雖然專家對於緬甸強震是否會直接觸發台灣地震的看法不一,但台灣本身就位於地震好發地帶,加上複雜的斷層結構,地震風險本就存在。
民眾應有的態度
面對地震風險,民眾不應過度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平時應做好防災準備,例如:
- 準備緊急避難包,放置飲用水、乾糧、手電筒、急救用品等。
- 了解住家附近的避難場所。
- 學習正確的地震避難知識,如「趴下、掩護、穩住」。
此外,隨時關注氣象署發布的地震資訊,保持警覺,才能在地震發生時保護自身安全。
個人心得
地震是難以預測的自然災害,我們無法阻止地震發生,但可以透過平時的準備和學習,降低地震帶來的損害。面對這次緬甸強震,我們除了關心災情外,更應該以此為鑑,檢視自身的防災意識和準備是否足夠,才能在真正的災害來臨時,將傷害降到最低。
參考閱讀
緬甸強震恐觸發「台灣規模6地震」?台大地質系副教授:不用太擔心
緬甸強震不排除”應力轉移” 恐誘發台灣規模6以上地震
「實皆斷層」爆發強震專家不意外:曾示警緬甸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