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左轉有書, 罷免, 違建, 政治打壓, 台北市政府
內文:
台北市一家名為「左轉有書」的二手書店,近日收到台北市政府建管處的通知,要求拆除其店面被指為24年前的違建。由於該書店長期支持罷免國民黨籍立委的活動,並提供連署書的擺放和收件服務,此舉引發了社會大眾對於「查水表」的質疑,認為是政治打壓的升級。
根據《太報》的報導,「左轉有書」在2月初就已成為罷免案的連署點。如今,市府突然翻出24年前的舊案,要求書店在5月19日前自行拆除違建部分,時間點的敏感性,讓許多人懷疑背後動機並不單純。
《自由時報》也指出,店家收到拆除單後,直呼「什麼鬼啦」,顯然對於市府的舉動感到錯愕與不解。
「左轉有書」並非個案,過去也曾有店家因政治立場鮮明而遭到檢舉或刁難,因此這次事件更讓許多人聯想到政府利用公權力打壓異議聲音的可能性。
事件癥結點在於,為何24年前的違建問題,會在書店公開支持罷免案後突然被重視?台北市政府是否應對此提出更合理的解釋,以釋除民眾的疑慮?
個人心得:
在民主社會中,言論自由應受到保障,政府更應避免給人「政治報復」的印象。此事件不僅關乎一家書店的存續,更關係到公民社會的多元聲音是否能被尊重。政府的處理方式將直接影響民眾對於政府的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