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空迷注意!最新天文發現:銀河骨骼斷裂、火星骷髏岩、木星衛星火山爆發,台灣觀星族也能一同感受宇宙奧妙!
浩瀚無垠的宇宙總是充滿驚奇,近期天文學界又傳來一連串令人興奮的發現。從銀河系深處的神秘骨骼斷裂,到火星上形似骷髏的奇特岩石,再到木星衛星 Io 上劇烈的火山活動,每一項都挑戰著我們對宇宙的認知。身為台灣的觀星愛好者,即使我們無法親身前往探索,也能透過天文望遠鏡、網路資源,甚至是肉眼觀星,一同感受這些宇宙奧秘!
銀河系的骨骼也骨折?揭開「蛇」的斷裂之謎
我們的銀河系並非空空蕩蕩,而是充滿各種結構。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中存在著巨大的、被稱為「骨骼」的結構,這些結構由磁場構成,當高能粒子沿著磁場螺旋運動時,會發出無線電波,因此我們才能觀測到它們。
近期,科學家們利用錢卓X射線天文台和其他無線電望遠鏡,發現其中一條名為 G359.13142-0.20005(簡稱G359.13),又名「蛇」的骨骼出現了斷裂。這條「蛇」長達 230 光年,是銀河系中最長、最亮的「骨骼」之一。
是什麼導致了這條宇宙「骨骼」的斷裂呢?
科學家們推測,罪魁禍首可能是一顆高速移動的脈衝星。脈衝星是中子星的一種,是恆星死亡後塌縮形成的超高密度天體。一茶匙的中子星物質,重量就超過聖母峰! 當一顆大質量的恆星爆炸後,有時會將中子星以極高的速度拋向太空。
科學家認為,這顆脈衝星以每小時 160 萬到 320 萬公里的速度撞擊了 G359.13,扭曲了骨骼中的磁場,導致無線電信號產生了變化,最終造成了我們觀測到的「斷裂」。
台灣觀星族可以做什麼?
雖然我們無法直接觀測到 G359.13 的 X 射線和無線電波,但透過了解銀河系的結構和脈衝星的特性,我們可以更深入地認識我們所處的宇宙環境。
- 認識銀河系結構: 利用星圖 App 或網站(例如: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的星空導覽 http://tam.gov.taipei/ )了解銀河系的主要星座和星雲,學習分辨不同天體的特性。
- 研究脈衝星: 搜尋關於脈衝星的資料,了解它們的形成、特性以及對宇宙的影響。
- 參與天文活動: 參加天文學會或天文台舉辦的觀星活動或講座,與其他天文愛好者交流,共同探索宇宙的奧秘。
火星上的「骷髏岩」:是外星人遺跡還是地質奇觀?
NASA 的毅力號火星探測車在 Jezero 隕石坑的「女巫榛樹丘」附近,發現了一些不尋常的岩石,其中一塊被科學家們戲稱為「骷髏山」(Skull Hill)。這塊岩石顏色較深,與周圍的淺色岩石明顯不同,引發了人們對其起源的好奇。
網路上一度盛傳 NASA 在火星上發現了人類頭骨,但這顯然是過度解讀。科學家們認為,「骷髏山」很可能是一塊「漂浮岩」, meaning它並非源自於它現在所處的位置,而是被某種方式搬運到此。
「骷髏岩」的身世之謎:
科學家們提出了幾種可能的解釋:
- 隕石: 「骷髏山」的顏色與在蓋爾隕石坑中發現的隕石相似,但毅力號的 SuperCam 儀器分析數據後排除了這種可能性。
- 火成岩: 「骷髏山」可能是一種由冷卻的岩漿或熔岩形成的火成岩。
- 撞擊噴發物: 它也可能是大型隕石撞擊火星表面時噴發出來的岩石。
目前,科學家們還需要更多的數據才能確定「骷髏山」的真正身份和來源。
台灣觀星族可以做什麼?
雖然我們無法親自登上火星一探究竟,但我們可以透過以下方式參與這場探索:
- 關注 NASA 的火星任務: 追蹤 NASA 的官方網站或社交媒體帳號,了解毅力號探測車的最新發現和進展。
- 研究火星地質: 學習關於火星地質的知識,了解火星的地形、礦物和地質歷史。
- 參與科學討論: 在網路上參與關於火星科學的討論,分享你的想法和觀點。
- 在家欣賞火星: 透過望遠鏡觀看火星,雖然無法看到細節,但可以感受這顆紅色星球的獨特魅力。
木星衛星 Io:太陽系中最活躍的火山世界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擁有眾多的衛星。其中,Io(木衛一)是最靠近木星的四顆伽利略衛星之一,也是太陽系中火山活動最活躍的天體。
NASA 的 Juno 號探測器目前正在環繞木星運行,它傳回的最新數據揭示了 Io 地表下仍然存在著溫暖的岩漿,而且 Io 的火山活動非常劇烈。
Io 的火山活動有多劇烈?
Juno 號的微波輻射計(MWR)和木星紅外極光測繪儀(JIRAM)的數據顯示,Io 地表下約有 10% 的區域存在著緩慢冷卻的熔岩流。此外,科學家們還發現,Io 上一次大規模火山爆發(發生在 2024 年 12 月 27 日)在 2025 年 3 月 2 日仍然在噴發熔岩和火山灰。這次爆發形成的熱點甚至比美國的 Superior 湖還要大!
Io 的火山活動非常活躍,這使得它成為一個獨特的研究對象。科學家們希望透過研究 Io,了解更多關於行星內部熱量如何傳遞到地表,以及火山活動如何影響行星的環境。
台灣觀星族可以做什麼?
- 透過望遠鏡觀看木星及其衛星: 使用天文望遠鏡可以觀看到木星和它的四顆伽利略衛星(包括 Io)。你可以觀察到衛星的位置變化,並了解它們與木星之間的關係。
- 研究木星及其衛星系統: 學習關於木星及其衛星系統的知識,了解它們的特性、結構和演化歷史。
- 關注 Juno 任務的最新進展: 追蹤 NASA 的官方網站或社交媒體帳號,了解 Juno 號探測器的最新發現和進展。
- 想像 Io 的景象: 透過圖片、影片和科學資料,想像 Io 的火山景象,感受這個極端世界的魅力。
觀星小撇步:
- 選擇合適的觀星地點: 盡量選擇光害較少、視野開闊的地方觀星。
- 準備好觀星工具: 天文望遠鏡、雙筒望遠鏡、星圖、手電筒等工具可以幫助你更好地觀測星空。
- 注意安全: 在戶外觀星時要注意安全,避免發生意外。
- 保持耐心: 觀星需要耐心和毅力,不要灰心,享受探索宇宙的樂趣。
結語
宇宙的奧秘是無窮無盡的,每一次新的發現都讓我們更加敬畏宇宙的浩瀚和奇妙。身為台灣的觀星愛好者,讓我們一起保持對宇宙的好奇心,透過各種方式參與天文探索,感受宇宙的魅力! 無論是透過望遠鏡探索星空,還是透過網路學習天文知識,都能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我們所處的宇宙,並从中獲得樂趣。
參考閱讀
- Scientist X-rayed our Galaxy and found a fractured ‘bone’. Now they may have discovered the culprit
- Heard about the ‘Skull’ rock found on Mars? The real story behind the discovery is much more interesting
- “Everything is extreme.” NASA spacecraft gives scientists a look inside the most volcanic body in the Solar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