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
近年來求職詐騙手法層出不窮,詐騙集團利用年輕人求職若渴的心態,以高薪、輕鬆等誘人條件吸引上鉤,不僅造成財產損失,更可能被捲入不法事件。為提升青年求職安全意識,雲林縣勞動暨青年事務發展處啟動「求職防騙校園宣導計畫」,透過戲劇等生動活潑的方式,深入校園宣導求職陷阱與個資保護的重要性。
雲林縣勞青處處長張世忠表示,本次宣導計畫著重提升青年學子的防騙意識,透過模擬實際案例的戲劇演出,讓學生們更易於理解求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並學習如何保護自身權益與個人資料。除了傳統的宣導方式,本次計畫更著重互動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分享經驗,共同建立更安全的求職環境。
除了政府部門的努力,民間企業也積極投入防詐騙的行列。知名防詐騙App Whoscall 近期推出「一鍵查」功能,整合號碼、連結、截圖查詢等多種辨識方式,協助使用者快速辨識詐騙風險。使用者可疑透過此App,針對不明來電、簡訊連結或網路圖片進行快速查驗,降低受騙風險。
個人心得:
求職詐騙手法不斷翻新,讓人防不勝防。除了政府與企業的宣導與技術支援,求職者本身也應提高警覺,切勿輕信過於美好的求職條件。在提供個人資料前,務必確認徵才單位的合法性與真實性,面試時也要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單獨前往偏僻地點。
事件癥結點:
求職詐騙猖獗的根本原因在於資訊不對等與求職者防備心不足。許多求職者缺乏相關知識與經驗,難以辨識真假,加上急於找到工作的心理,容易被詐騙集團有機可趁。此外,個資外洩問題日益嚴重,也讓詐騙集團更容易鎖定目標,進行精準詐騙。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台灣新生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報導雲林縣「求職防騙校園宣導計畫」啟動,本文引用此報導,說明政府部門如何透過校園宣導,提升青年求職安全意識。
- Newtalk新聞報導 Whoscall 推出「一鍵查」功能,本文引用此報導,介紹民間企業如何透過技術創新,協助民眾辨識詐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