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
近期,針對新竹縣立委徐欣瑩的罷免案,因第二階段連署未達法定門檻而宣告失敗。此事件引發了社會對罷免制度、政治參與以及地方選舉的廣泛關注。
根據多家媒體報導,由「除舊汰欣」團體發起的罷免行動,在截止日期前提交了連署書,但經新竹縣選舉委員會清點後,有效連署份數僅有 19,521 份,未能達到罷免所需的門檻。
事件癥結點:
此罷免案的失敗,凸顯了幾個關鍵問題。首先,連署門檻的挑戰。罷免案需要經過嚴格的程序,包括第一階段提議、第二階段連署,以及最終的投票。第二階段連署的門檻,需要達到被罷免人選舉區選舉人總數的 10% 以上,這對發起罷免的團體而言,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其次,資源與動員能力。發起罷免需要大量的資源,包括人力、物力及宣傳,這些都考驗著團體的動員能力。
個人心得:
從個人角度來看,罷免制度是公民參與政治、監督民意代表的重要途徑。然而,罷免並非易事,除了法定的門檻外,還需要考慮社會氛圍、選民意向等多重因素。這次罷免案的結果,也提醒我們,民主政治的實踐需要更多元的參與和理性的討論。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三立新聞網、中時電子報、中天新聞網、民視、自立晚報 等多家媒體的報導,都證實了徐欣瑩罷免案因連署未過關而失敗。本文基於這些報導,確認了事件的事實。
- 中時電子報、Yahoo奇摩新聞的報導,揭示了罷免案失敗的原因,以及團體提出的質疑。本文引用了這些資訊,分析了罷免案失敗的關鍵因素,包含連署門檻及資源的挑戰。
本次罷免案的結果,無疑為台灣的政治 landscape 留下了一道痕跡。 在民主的道路上,公民的參與和監督永遠是最重要的。
參考閱讀
快訊/罷團檢舉徐欣瑩!連署站「監視、拍照」徐辦表態:最糟的民主示範
罷免徐欣瑩二階沒過!罷團批她干擾連署、喊告網這些網友 – 政治
罷免徐欣瑩連署失敗無法補件? 李進勇親上火線說明!
快訊/沒過!罷免邱鎮軍二階20918件、陳超明18818件 罷團:這不是失敗
罷免徐欣瑩連署惜敗!壓線送件趕不及複印成主因 中選會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