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星自拍藏玄機、迷你行星連珠現身!近期天文事件的台灣觀星指南
各位天文迷朋友們,最近的天文圈可說是熱鬧非凡!從NASA毅力號火星探測車的「炫腹」自拍照,到難得一見的迷你行星連珠,每一個都讓人興奮不已。今天就讓筆者帶領大家,深入了解這些有趣的天文事件,並提供台灣地區的觀星指南,讓大家也能親眼見證宇宙的奧秘!
毅力號的火星「嘟嘴」自拍:不只是美照,更是科學利器!
最近,NASA釋出了一張毅力號火星探測車的自拍照,背景竟然捕捉到了一個火星塵捲風!這可不是單純的「網美照」,而是科學家們研究火星環境的重要資料。
自拍的幕後功臣:WATSON相機
你是不是也好奇,毅力號是怎麼自拍的?難道火星上有攝影師嗎?當然不是!這張自拍照其實是由59張獨立影像拼接而成,由毅力號機械臂上的WATSON (Wide Angle Topographic Sensor for Operations and eNgineering) 相機拍攝。
科學家們需要精準地控制機械臂,調整相機角度,才能拍出涵蓋探測車全身和周圍環境的影像。整個過程耗時約一小時,但成果卻非常值得。
自拍的科學價值:
- 探測車健康檢查: 自拍照可以讓科學家們檢查探測車的狀況,例如儀器是否正常運作、表面覆蓋了多少火星塵土等等。
- 地形地貌分析: 自拍照提供了周圍地形的詳細資訊,幫助科學家們了解火星的地質環境。
- 塵捲風研究: 這次意外捕捉到的塵捲風,更是讓科學家們得以研究火星上的天氣現象。
塵捲風小知識:
塵捲風是火星上常見的天氣現象。當陽光加熱火星表面時,暖空氣上升,形成旋轉的氣流。氣流捲起地面的塵土,就形成了我們看到的塵捲風。
台灣觀星族的小提醒:
雖然我們無法親眼看到火星上的塵捲風,但透過NASA釋出的影像,我們也能感受到火星的環境。此外,大家也可以多多關注NASA的火星任務,說不定未來還有機會參與相關的研究計畫!
- NASA火星探測計畫:https://mars.nasa.gov/
迷你行星連珠:一睹金星、土星與月亮相會的浪漫星空
除了火星上的消息,地球上的星空也充滿了驚喜!在五月底,我們將有機會看到金星、土星、海王星和月亮在日出前的東方天空連成一線,形成難得一見的「迷你行星連珠」。
觀測時間與地點:
- 最佳觀測日期: 5月23日和24日
- 觀測時間: 日出前一小時(約凌晨4點)
- 觀測地點: 東方地平線無遮蔽物的地方
觀測重點:
- 金星和月亮: 這兩顆星體非常明亮,即使在城市光害下也很容易辨認。
- 土星: 土星亮度較暗,需要選擇光害較少的地方,並仔細觀察。
- 海王星: 海王星亮度非常暗淡,需要使用雙筒望遠鏡或天文望遠鏡才能看到。但由於觀測時間接近日出,不建議使用望遠鏡,以免不慎直視太陽而傷害眼睛。
安全第一!觀星注意事項:
- 不要直視太陽: 在日出前後觀星時,千萬不要直視太陽,以免造成眼睛永久性損傷。
- 注意保暖: 凌晨氣溫較低,請注意保暖。
- 選擇安全地點: 觀星時請選擇安全的地點,避免發生意外。
觀星App推薦:
對於天文初學者來說,使用觀星App可以更輕鬆地找到星體的位置。以下推薦幾款實用的觀星App:
- Stellarium Mobile: 功能強大,可以模擬不同時間、地點的星空。
- SkyView Lite: 操作簡單,利用擴增實境技術,將星空資訊疊加在手機畫面中。
- Star Walk 2: 介面美觀,提供豐富的天文知識。
行星連珠的成因:
行星連珠並非行星真的排成一條直線,而是因為所有行星都大致位於同一個平面上(稱為黃道面),當我們從地球上觀察時,這些行星在天空中的位置看起來比較接近。
台灣觀星族的小提醒:
台灣光害較為嚴重,建議大家盡量選擇到郊區或山區觀星。此外,也可以參考中央氣象局的天氣預報,選擇天氣晴朗的日子,才能有最佳的觀星體驗。
- 中央氣象局:https://www.cwa.gov.tw/
太陽風暴的威脅:保護未來火星太空人的重要課題
隨著太陽活動週期進入高峰期,太陽風暴也變得更加頻繁。太陽風暴會釋放出強大的輻射,對地球上的電子設備和太空中的人造衛星造成影響。對於未來的火星太空人來說,太陽風暴更是一個潛在的威脅。
NASA的研究:MAVEN和好奇號的合作
為了了解太陽風暴對火星的影響,NASA的MAVEN火星探測器和好奇號火星探測車正在進行合作研究。
- MAVEN: MAVEN負責監測火星上層大氣的狀況,包括輻射和太陽粒子的變化。
- 好奇號: 好奇號上的輻射評估探測器(RAD)可以測量火星表面的輻射量,並研究輻射如何分解碳基分子。
透過MAVEN和好奇號的合作,科學家們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太陽風暴對火星的影響,並為未來的火星太空人提供更好的保護。
太陽風暴如何影響火星?
由於火星失去了全球磁場的保護,太陽風暴可以直接衝擊火星表面。強烈的輻射可能會對太空人的健康造成危害,並影響探測設備的正常運作。
如何保護火星太空人?
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各種方法來保護火星太空人,包括:
- 尋找天然屏障: 例如洞穴、熔岩管或懸崖,這些地方可以提供一定的輻射屏蔽效果。
- 開發防輻射材料: 使用特殊的材料來建造太空船和太空服,以阻擋輻射。
- 建立預警系統: 提前預測太陽風暴的到來,讓太空人有時間採取防護措施。
太陽風暴與火星水流失的關係?
科學家們也懷疑,太陽風暴可能是導致火星失去水的重要原因之一。當太陽風暴衝擊火星時,可能會將火星大氣中的水蒸氣帶走,導致火星逐漸變得乾燥。
台灣觀星族的小提醒:
雖然我們無法直接感受到太陽風暴對火星的影響,但太陽風暴對地球也有一定的影響。例如,太陽風暴可能會干擾無線電通訊和GPS定位。大家可以關注太空天氣預報,了解太陽活動的最新狀況。
- 太空天氣預報:https://www.swpc.noaa.gov/
結語:探索宇宙的奧秘,從台灣出發!
從火星自拍到迷你行星連珠,宇宙的奧秘總是讓人著迷。希望透過今天的分享,能讓大家更了解近期天文事件的有趣之處,並鼓勵大家走出戶外,親身感受星空的魅力。
即使身在光害嚴重的台灣,我們仍然可以透過各種方式來探索宇宙。無論是使用觀星App、參與天文社團,還是關注NASA的最新消息,都能讓我們更接近星空。
所以,還等什麼呢?趕快抬頭看看天空,一起加入探索宇宙的行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