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
近期,國家安全局發布警示,指出多款中國製App存在嚴重的資安風險。這些App,包括許多民眾常用的「小紅書」、「抖音」、「微信」、「微博」及「百度雲盤」,都因過度蒐集個資及侵犯隱私,受到國安局的關注。
國安局的示警並非空穴來風。根據調查,這些App在「蒐集個資」、「逾越使用權限」、「數據回傳與分享」、「擷取系統資訊」及「掌握生物特徵」等五大方面,都存在嚴重的違規行為。例如,小紅書在15項檢測中全部違規,抖音與微博也有多項違規。這些App不僅蒐集用戶的臉部資訊、截圖、剪貼簿、通訊錄及定位,還可能蒐集程式清單、設備參數等,甚至連使用者的臉部資訊,也可能被應用程式刻意蒐集建檔。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App均將資料回傳至中國境內的伺服器,這意味著使用者的個資,可能面臨被第三方濫用的風險。根據中國的《網路安全法》及《國家情報法》,中國政府有權要求企業提供用戶資料,這使得國人的個資,可能落入中共特定單位的掌控之中。
這並非單一事件,國際間,美國、加拿大、英國、印度等國,都已對特定中國製App發出禁用或警示。歐盟更啟動「通用資料保護規則」(GDPR),針對與中共相關的特定App進行竊資調查。
個人心得:
作為一個長期關注科技發展的觀察者,我認為這不僅僅是資安問題,更涉及國家安全與個人隱私的平衡。在享受便利的同時,我們也應當對這些App的風險,保持高度警惕。
事件癥結點:
事件的核心癥結點,在於中國政府對企業數據的控制,以及其可能造成的國安風險。這種情況下,個資外洩已不再是單純的隱私問題,而是可能被用於情報收集、監控,甚至更嚴重的政治目的。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本文主要依據《鏡週刊》的報導,其中詳細列出了國安局的調查結果,以及中國App涉及的資安風險。例如,報導中提到的五款App違規項目,與本文描述的過度蒐集個資與權限濫用情形,完全一致。此外,文章也提及了國際間對中國App的警示,這些都與《鏡週刊》的報導相符,更加支持了本文的觀點。
參考閱讀
小紅書、抖音等五款中製App資安風險高 國安局示警避免下載
這5款APP超危險!國安局:個資會傳到中國
驗測陸製APP國安局:5款普遍存在資安風險
生技界美魔女遭違法拘提搜索 監察院糾正調查局、北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