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
國軍年度漢光演習今年再度登場,其中備受矚目的,莫過於將首次全線封鎖萬板大橋,並導入美製「艾斯科」(HESCO)防禦工事。此舉不僅是演習科目的一大突破,更突顯了台灣在面對潛在威脅時,對於關鍵基礎設施防護的重視。
萬板大橋作為台北市與新北市的重要交通樞紐,一旦戰事爆發,其戰略地位不言而喻。根據中央社的報導,萬板大橋連結台北市萬華區與新北市板橋區,若自新北板橋萬板路上橋,至台北萬華西藏路、艋舺大道,車程僅約10分鐘即可抵達總統府、台北車站、行政院等重要政經中心。因此,萬板大橋的防禦,對於確保中樞安全至關重要。
此次漢光演習的一大亮點,便是首次全線封鎖萬板大橋。相較於過去的局部演練或移地模擬,全線封鎖的強度與實戰意義都更上一層樓。台北市警局將配合演習,公告相關封路計畫,以實際行動驗證橋梁檢管及守備任務的有效性。
更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演習將導入美製「艾斯科」防禦工事。艾斯科防禦工事以其模組化特性,能大幅提升防禦工事的建置效率。據了解,僅需2人搭配推土機,便可在短時間內完成部署。這對於在戰時快速構築防禦工事,爭取作戰時間,具有重要意義。
漢光演習的重點,除了萬板大橋,還包括淡水河防演練。目的是為了防止敵軍透過氣墊艇等輕快兵力,突襲淡水河口,進而威脅政經中樞。國軍在淡水河沿線的橋梁,例如重陽、台北、忠孝、中興、華江等,都會開設臨檢站並加強管制。
個人心得:
全線封鎖萬板大橋並導入艾斯科防禦工事,顯示國軍在應對現代戰爭時,對於城市作戰、基礎設施保護的重視程度。這也提醒我們,平時就應關注國家安全,並支持國軍的戰備訓練,方能確保國家安全。
事件癥結點:
此次演習的核心問題,在於如何有效防禦關鍵基礎設施,以確保國家安全。這不僅僅是軍事問題,更是政治、經濟與社會等多個層面的綜合考量。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中央社報導: 提供了萬板大橋戰略地位、全線封鎖演習、艾斯科防禦工事導入等細節,支撐了本文對於演習內容的描述。
* 其他媒體報導: 提及了漢光演習的整體規劃,以及淡水河防演練,讓讀者更了解此次演習的戰略背景。
參考閱讀
漢光41》萬板大橋「封鎖+阻絕」 傳首次使用「艾斯科」防禦工事
新戰力報到! 艾斯科防爆牆 增強我軍防禦性能
漢光演習登場!首次全線封橋、北捷運武器 「艾斯科防爆牆」強化防禦|壹蘋新聞網
獨家/「最長漢光」7/9登場 首次橋梁全線封鎖+北捷運物資
「史上最長」漢光41號演習今展開 驗證國軍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