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
近期,路透社報導,美國政府正在悄悄審查中國的人工智慧(AI)計畫,關注其內容產出是否符合中共的意識形態。此舉顯示,隨著 AI 技術日益融入我們的生活,各國對於 AI 內容的政治偏見與潛在風險,都抱持高度警惕。
根據路透社取得的備忘錄,美國國務院和商務部官員共同合作,設計了一套涵蓋中英文的標準化問題清單,用以評估中國 AI 模型的輸出內容。這項評估主要關注 AI 回答是否符合北京的官方立場。一位國務院官員透露,評估結果可能對外公開,目的是警示各界中國 AI 工具可能存在的意識形態偏頗。
中國對於 AI 內容的管控,早已不是秘密。當局明確要求 AI 模型必須遵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意味著避免 AI 產生批評政府或觸及敏感議題的內容,例如天安門事件或對待維吾爾族人民的方式。
路透社指出,美國官員測試了阿里巴巴的 Qwen 3 和 DeepSeek 的 R1 等模型。測試結果顯示,相較於美國的 AI 工具,中國 AI 模型更容易給出與北京立場一致的答案,例如在南海爭議島嶼問題上支持中國的主張。在涉及天安門事件等敏感話題時,DeepSeek 的模型經常使用一致性的說詞,讚揚北京對「穩定與社會和諧」的承諾。
事件癥結點:
此次事件的核心,不僅僅是 AI 技術的發展,更是 AI 意識形態控制的角力。中國政府透過 AI 審查機制,試圖塑造符合自身政治立場的資訊環境,這引發了對於言論自由、資訊透明度等方面的擔憂。
個人心得:
AI 的發展如同雙面刃,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可能被用於政治控制。這次事件提醒我們,在享受 AI 帶來的科技進步時,必須保持警惕,關注 AI 內容的公正性與多元性,以避免被單一的意識形態所左右。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路透社報導: 提供了美國政府審查中國 AI 計畫的具體資訊,包括評估方式、測試模型等細節,支持了本文關於中美 AI 競爭以及內容意識形態偏頗的觀點。
* 備忘錄內容: 說明了中國 AI 模型如何透過審查,符合官方立場,這強化了本文對於中國政府控制 AI 內容的描述。
* 國務院官員的聲明: 證實了評估結果可能對外公布,這支持了本文對於事件後續影響的預測。
參考閱讀
輝達市值衝破4兆美元!股價上漲2.5%飆4800元新高 專家:只是開始-台視新聞網
路透:美暗查中國AI工具 揭意識形態偏頗風險
剉著等?OpenAI將推出瀏覽器 挑戰Chrome霸主地位
AI無償使用新聞內容,美媒網站流量雪崩聯手提告,路透:OpenAI將推瀏覽器挑戰Chrome霸主地位 – TNL …
蘋果AI主管龐若明跳槽轉效力Meta,祖克柏重金挖角組人工智慧研發天團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