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文迷注意!地球自轉加速、與「雄鹿月」共賞國際太空站,還有絕美天文攝影等你來探索!
最近的天文圈可是熱鬧非凡!地球自轉速度創下新紀錄,今年的「雄鹿月」(Buck Moon)也即將登場,還有機會同時捕捉到國際太空站的身影!更別錯過天文攝影年賽的精彩入圍作品,帶你一覽宇宙的壯麗與奧妙。身為台灣的觀星愛好者,這些天文事件絕對不容錯過!
地球自轉加速!一天比一天更短?
你是否感覺時間過得越來越快?這可能不只是錯覺!科學家發現,地球的自轉速度正在加快,在 2025 年 7 月 9 日這天,地球完成一次自轉的時間,比標準的 24 小時足足快了 1.3 到 1.6 毫秒,創下有史以來最短的一天紀錄!
這是怎麼發生的?
科學家指出,這與月球的引力作用有關。月球繞地球運轉時,其引力會微妙地加速地球的自轉。雖然僅僅是毫秒級的變化,但對於需要極高精確度的原子鐘、GPS 系統、衛星導航和電信等領域來說,卻至關重要。
閏秒是什麼?台灣時間會受到影響嗎?
為了讓協調世界時(UTC)與地球自轉的實際速度保持一致,科學家引入了「閏秒」的概念,就像閏年一樣,會在特定的時間增加一秒。自 1972 年以來,已經增加了 27 個閏秒,最近一次是在 2016 年 12 月 31 日。
但隨著地球自轉加速,科學家預測可能需要在 2029 年左右首次實施「負閏秒」,也就是減少一秒。對於台灣的我們來說,雖然日常生活感受不到毫秒級的變化,但這些精密的調整,確保了我們使用的科技產品和服務能夠正常運作。
給台灣觀星族的啟示:
- 了解時間的重要性: 地球自轉速度的變化,提醒我們時間並非一成不變,也影響著許多科技應用。
- 保持好奇心: 探索地球科學的奧秘,可以更深入了解我們所居住的星球。
「雄鹿月」登場!把握機會與國際太空站同框
除了地球自轉加速,另一個天文盛事就是即將到來的「雄鹿月」。「雄鹿月」指的是七月的滿月,在 2025 年的 7 月 9 日至 11 日期間,將於東南方升起。
「雄鹿月」的特別之處?
- 地平線附近的滿月: 對於北半球的觀測者來說,「雄鹿月」在地空中並不會升得很高,而是接近地平線。
- 今年距離太陽最遠的滿月: 恰巧的是,今年的「雄鹿月」也是一年中距離太陽最遠的滿月。
如何在台灣觀賞「雄鹿月」?
- 選擇視野開闊的地點: 由於「雄鹿月」在地平線附近,建議選擇沒有高樓或樹木遮蔽的地點,才能清楚觀賞。
- 往南邊看: 台灣越往南,越容易看到「雄鹿月」升起。
捕捉國際太空站的身影:
如果你夠幸運,或許能在觀賞「雄鹿月」的同時,一睹國際太空站(ISS)的風采!國際太空站之所以能被我們看見,是因為陽光反射到它的表面,再傳回地球。
如何追蹤國際太空站?
- 利用線上資源: 有許多網站提供國際太空站的追蹤資訊,包括:
- NASA – Spot The Station: https://spotthestation.nasa.gov/ (可查詢特定地點的 ISS 通過時間)
- Heavens-Above: https://www.heavens-above.com/ (提供更詳細的 ISS 通過資訊,包含仰角、方位角等)
- ESA’s Where Is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https://www.esa.int/Science_Exploration/Human_and_Robotic_Exploration/International_Space_Station/Where_is_the_International_Space_Station
- 選擇最佳觀測時間: 國際太空站通常在日落後或日出前最容易被看見,因為此時天空夠暗,陽光又能照亮太空站。
- 尋找理想的觀測地點: 避開光害嚴重的市區,選擇視野開闊、沒有遮蔽物的地點。
給台灣觀星族的啟示:
- 善用科技工具: 透過網站或 App 追蹤國際太空站,增加觀測成功的機會。
- 享受觀星樂趣: 無論是否能同時看到「雄鹿月」和國際太空站,都能享受觀星的樂趣。
「天文攝影年賽」入圍作品出爐!一窺宇宙之美
想更深入了解宇宙的壯麗嗎?千萬別錯過「天文攝影年賽」(Astronomy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的入圍作品!這項由英國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舉辦的國際賽事,每年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好手投稿,捕捉宇宙的各種奇景。
2025 年的入圍作品有哪些亮點?
- 極光之美: 令人屏息的極光在夜空中舞動,呈現出難以言喻的色彩和光影。
- 星系巡禮: 透過鏡頭,我們可以一覽遙遠星系的壯麗,感受宇宙的浩瀚無垠。
- 月球特寫: 從不同角度捕捉月球的細節,展現月球表面的紋理和光影變化。
- 太陽活動: 呈現太陽耀斑、日珥等活動,讓我們更了解太陽的能量和變化。
台灣觀星族如何欣賞這些作品?
- 線上藝廊: 透過 Astronomy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網站,欣賞所有入圍作品,感受天文攝影的魅力。
- 社群分享: 在社群媒體上搜尋 #APY17,與其他天文愛好者交流觀賞心得。
- 觀摩學習: 學習天文攝影的技巧,或許下一次入圍的就是你!
給台灣觀星族的啟示:
- 拓展視野: 透過天文攝影作品,欣賞宇宙的各種奇景,激發對天文的興趣。
- 學習攝影技巧: 嘗試拍攝星空,用自己的方式記錄宇宙之美。
- 參與天文社群: 與其他天文愛好者交流,分享觀星心得和攝影作品。
總結
無論是地球自轉加速、觀賞「雄鹿月」與國際太空站同框,還是欣賞天文攝影年賽的入圍作品,天文世界總是充滿驚奇和樂趣。對於台灣的觀星愛好者來說,這些天文事件都是難得的機會,讓我們一同探索宇宙的奧秘,感受星空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