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
海巡署「巡護九號」船於7月11日結束為期50天的公海巡護任務,順利返抵高雄港,完成首次中西太平洋公海漁業巡護任務。此次巡護任務歷時50天,航程近1萬8000公里,展現了台灣在國際漁業管理上的積極作為。
作為重要的遠洋漁業國家,台灣長期依賴公海漁業資源。為了履行「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CPFC)」會員國的國際責任,海巡署派遣「巡護九號」進行公海巡護。本次任務中,海巡署偕同漁業署人員,登臨檢查了16艘我國籍遠洋漁船,並慰問漁民,檢查漁船是否涉及「非法、未報告、未受規範」(IUU)漁業行為。
IUU漁業是指未經授權或違反相關規定的捕撈行為,對海洋生態和漁業資源造成嚴重威脅。透過與區域性公海執法合作機制,巡護任務除了加強漁政執法,也保障了漁民的作業安全。海巡署署長張忠龍強調,巡護任務不僅僅是查緝,更肩負著穩定遠洋產業及維護國家國際形象的重任。
個人心得:
台灣作為遠洋漁業大國,長期以來面臨著漁業資源永續利用的挑戰。這次「巡護九號」的任務,不僅是執行公海巡護,更展現了政府對漁業資源管理的決心。透過與漁業署的合作,不僅可以提升執法效率,更能向國際社會展現台灣在漁業管理上的責任感。
事件癥結點:
此次巡護任務的核心,在於平衡漁業發展與海洋資源永續利用。IUU漁業問題不僅威脅海洋生態,更可能影響台灣的國際形象。透過加強巡護與監控,落實漁業管理,才能確保產業的永續發展。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本文主要參考了中時新聞網的報導,報導中詳細說明了「巡護九號」的巡護任務內容與成果。報導中提及了海巡署與漁業署的合作,以及登臨檢查的細節。這些資訊都支持了本文強調台灣在國際漁業管理上的積極作為,以及對IUU漁業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