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各國在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上出現顯著分歧,主要體現在是否採購美國武器的議題上。根據《The Kyiv Independent》的報導,德國、英國、荷蘭及北歐多國,如丹麥、瑞典、挪威,已達成共識,聯合出資購買美國武器援助烏克蘭。然而,法國總統馬克宏卻拒絕參與這項採購計畫,義大利則因預算限制未加入,捷克也將專注於其他支援烏克蘭的方案,例如彈藥計畫。
內文:
俄烏戰爭持續延燒,歐洲各國紛紛加強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然而,在援助的形式與策略上,卻出現了明顯的分歧。
德國、英國、荷蘭,以及丹麥、瑞典等北歐國家,已共同同意出資採購美國武器,以支援烏克蘭。德國已率先啟動「愛國者飛彈」系統的交付,並承諾將自行補足庫存。
然而,法國總統馬克宏卻明確拒絕加入這項採購行動,強調歐洲不應過度依賴美國軍工複合體,應將資源集中於發展自身的國防工業。馬克宏表示,法國將投入數百億歐元強化本國軍工產能,優先項目之一即為加速生產與對烏供應武器,以確保其自主國防能力。
義大利政府則因預算限制,選擇不參與這項由美國主導的軍備採購案。捷克總理也表示,捷克將專注於其他支持烏克蘭的措施,例如彈藥供應。
美國前總統川普在公開談話中表示,德國提供的「愛國者飛彈」,美國將獲得全額補償,相關費用由北約與歐盟共同承擔。丹麥與瑞典的國防部長也證實,兩國將出資支持這項軍援計畫。丹麥外交部長表示,美國目前「站在正確的一方」,丹麥將「盡一己之力」;瑞典則表示願意貢獻資源協助烏克蘭。
個人心得:
歐洲各國在軍援烏克蘭上的分歧,反映出在國家利益、地緣政治,以及對美國依賴程度上的不同考量。法國力推自主國防,展現其對歐洲戰略自主性的重視,這也可能與其在國際事務上的領導地位有關。
事件癥結點:
事件的核心癥結點,在於歐洲各國如何平衡對烏克蘭的支援,與自身國防戰略自主性的需求。美國作為主要的軍事供應國,其軍援方案固然能快速提供烏克蘭所需,但長期來看,歐洲各國是否能擺脫對美國的依賴,發展出更自主的防禦能力,將是影響歐洲地緣政治格局的關鍵。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資料來源:《The Kyiv Independent》
- 本文應用:引用該報導,說明德國、英國等國聯合採購美國武器支援烏克蘭。
- 資料來源:美國總統川普公開談話
- 本文應用:引用川普的發言,說明美國將獲得德國軍援的補償,以及相關費用由北約與歐盟承擔。
- 資料來源:法國總統馬克宏聲明
- 本文應用:引用馬克宏的聲明,說明法國拒絕參與美國主導的軍購,並強調自主國防的重要性。
- 資料來源:《La Stampa》報導
- 本文應用:引用該報導,說明義大利因預算限制,未參與軍購計畫。
- 本文應用:引用該報導,說明義大利因預算限制,未參與軍購計畫。
參考閱讀
( 影)歐洲軍援烏出現大分歧! 法、義、捷不願向美買武器 德、瑞、丹挺美
法國增軍費!馬克宏:要自由就必須讓人畏懼
江靜玲專欄》烏克蘭淪陷迫在眉捷 – 時論廣場
(影) 普丁威脅未來60天總攻擊! 川普怒了軍援大轉彎 將供遠程「攻擊性」武器
從旅級擴編到軍級!馬克宏宣布法、英擬組5萬人軍隊 可能部署烏克蘭前線作戰 | 國際 | Newtalk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