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
近日,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與罷免領銜人陳柏宏之間的爭端持續延燒,事件核心圍繞著「肉搜」指控。在7月18日的罷免說明會上,陳柏宏再次控訴王鴻薇對其進行「肉搜」,指控王鴻薇透過合法索資為名,行私下打探之實。
陳柏宏表示,他曾任職於國防院,並在說明會上詳細描述了他所經歷的事件。他指出,王鴻薇辦公室曾於2月10日發文給國防部,要求提供國防院所有政策分析員的名單,包括任職日期、單位、薪資及專長等資料。然而,在國防院回覆資料後,王鴻薇的助理又私下向院內人員打探陳柏宏的個人資訊,並再三確認他是否仍在職。陳柏宏質疑,這種行為是否符合「合法索資」的定義。他認為,合法索資應透過正式公文明確說明索取資料的目的,而非私下打探。
王鴻薇在3月5日的臉書發文中回應,表示她的辦公室是接獲民眾檢舉,質疑陳柏宏任職國防院是民進黨的酬庸,因此才合法向相關單位調閱資料。她同時指控執政黨利用公務員監控在野黨,並將此行為定性為「綠色恐怖」。
針對此事件,同黨立委羅智強表示,對此說法抱持著「非常大的問號」,認為其中可能涉及「奧步」。
這起事件也令人聯想到此前國民黨在記者會上公開罷免團發言人個資的事件。如今,陳柏宏再提出被「肉搜」的指控,無疑為王鴻薇的罷免案再添一把火。
個人心得:
這起事件引發了對政治人物行為準則的討論。無論王鴻薇的行為是否符合法律規定,其行為都涉及了道德層面。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政治人物應更加謹慎地處理敏感資訊,避免不必要的紛爭。
事件癥結點:
事件的癥結點在於「合法索資」的界定。究竟何謂合法索資?是否包含私下打探?這需要更明確的法律規範。此外,在政治鬥爭中,如何平衡資訊透明與個人隱私,也是一個重要的議題。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本文主要依據了華視影音的新聞報導,華視影音報導中詳細描述了陳柏宏的指控、王鴻薇的回應,以及羅智強的看法。本文引用了陳柏宏在說明會上的發言,以及王鴻薇在臉書上的回應,盡可能地呈現了事件的來龍去脈。此外,本文也提到了先前國民黨公開罷免團發言人個資的事件,旨在說明事件的背景,並分析了這起事件可能造成的影響。
參考閱讀
領銜人任職國防院控「肉搜」!王鴻薇:合法索資
王鴻薇稱台灣是城市!吳崢狠酸:回去參選市議員
領銜人首度現身! 「罷免說明會」王鴻薇正面對決罷團
王鴻薇脫口台灣是「城市」 民進黨批自我矮化:可回去選議員
罷團指赴陸見王滬寧搞「統戰密談」?王鴻薇駁:是去為觀光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