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
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近期宣布,計劃禁止海底電纜基礎建設採用中國製造的設備與技術。此舉旨在加強國家安全,應對日益嚴峻的網路間諜活動威脅。這項政策變動,預計將對全球通訊網路產生深遠影響。
FCC 主席卡爾在會議中指出,近年來,包括臺灣海峽、波羅的海等地區的海底電纜設施,頻繁遭受破壞,且面臨來自中國等國家的間諜活動與入侵威脅。由於美國擁有超過 400 條海底電纜,承載著全球約 99% 的國際網路流量,因此維護其安全對國家與全球的資安至關重要。為了應對這一挑戰,FCC 計劃禁止華為、中興通訊等中國企業參與海底電纜工程,並加強對水下基礎設施的保護。此外,FCC 也將簡化海底電纜許可流程,以吸引更多投資者,加速建設進程。
此項決策並非毫無根據。近年來,海底電纜斷裂事件時有發生,例如,2023 年,兩艘中國船隻涉嫌切斷馬祖列島附近的海底電纜。今年年初,連接臺灣本島與澎湖的纜線也接連傳出斷裂事件。與此同時,波羅的海也發生了類似事件,歐盟懷疑俄羅斯「影子艦隊」涉入其中。這些事件凸顯了全球海底關鍵基礎設施所面臨的風險,並突顯了加強網路安全的必要性。
個人心得:
個人認為,FCC 的這項舉措是保護國家數位基礎設施的重要一步。在全球化的時代,網路安全已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禁止潛在風險的技術與設備,雖然可能在短期內增加成本,但長遠來看,能夠有效降低國家遭受網路攻擊的風險,保障資訊流通的穩定性,值得支持。
事件癥結點:
事件的癥結點在於,如何在維護網路安全和促進國際合作之間取得平衡。一方面,必須防範來自潛在敵對勢力的威脅;另一方面,也需要維持全球通訊網路的暢通,促進國際交流。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本文主要參考了青年日報、Yahoo奇摩新聞等媒體的報導。這些報導提供了 FCC 決策的背景、原因,以及可能產生的影響。例如,青年日報的報導詳細說明了 FCC 主席的發言,以及相關的案例。本文透過引用這些資料,闡述了事件的起因、發展,並分析了其重要性,以支持文章的觀點。
參考閱讀
防滲透 美FCC擬禁陸企參與海纜工程
美FCC計劃禁止海底電纜採用中國技術,以維護「基礎設施安全」
保護數位動脈! 美FCC擬禁海底電纜採用中國設備與技術
美國FCC下月表決海底電纜新規 禁中國技術防間諜威脅 – 美股雷達
傳美FCC擬禁涉中國技術或設備海底電纜連接至美國 – 台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