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
花蓮政壇近期因一項「7月25日免費搭乘遊覽車返花蓮」的活動,再度掀起波瀾。此活動在社群媒體上廣泛宣傳,號稱不收費且不談政治,卻引發外界質疑,認為這是在罷免案倒數階段,企圖大量動員。國民黨花蓮縣議會黨團18日更是直接點名,批評此舉是假借順路之名,行賄選之實。
根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國民黨團指出,此活動在Facebook、IG及Threads等平台,以大量相同內容的貼文同步宣傳,發車地點、路線及回程時間完全一致。國民黨團質疑,這形成了明顯的系統性網路宣傳與動員操作。他們更進一步指出,依據《選罷法》第99條,任何對有投票權人提供財物或其他利益,使其投票或不投票的行為,即構成賄選。
國民黨團認為,此活動不僅提供免費車資,還以「不收費、先到先上」為號召,明顯意圖影響返鄉投票意向。他們質疑,活動貼文強調「免費搭乘、直達花蓮」,並列出台北松山車站、桃園、新竹等地為發車地點,甚至部分路線終點設於台東,明顯是包裝成「花蓮及台東親友接送」的期約賄選。此外,國民黨團也點名部分帳號長期轉貼罷團文宣,操作輿論,並結合免費專車,構成「金錢+文宣」雙重賄選模式。
針對此爭議,國民黨團呼籲花蓮縣選委會立即調查此案,釐清是否涉及組織動員及選務違法。同時,他們也要求花蓮地檢署主動偵辦遊覽車金流來源與組織關聯,依法追查是否屬契約賄選行為。
而民進黨籍議員張美慧則回應,若搭乘免費遊覽車者,歡迎檢舉。
個人心得:
觀察這次事件,可以發現選舉操作手法越來越多元,也更加隱蔽。免費搭車看似單純的便民措施,卻可能隱藏著複雜的政治意圖。這種利用社會資源,包裝成公益活動的行為,確實容易模糊界線,讓選民難以辨別。
事件癥結點:
事件的癥結點在於,免費搭車的資金來源、背後的組織,以及是否涉及影響選民投票意向。如果資金來自特定政黨或組織,且有明確的動員投票行為,就可能觸犯賄選相關法規。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提供了事件的基本資訊,包括活動內容、國民黨團的質疑、以及相關法律條文。本文大量引用了該報導的內容,例如國民黨團的指控、以及對《選罷法》的引用。
- Yahoo!新聞報導: 提供了張美慧的回應。本文也提及了張美慧的說法,呈現了事件中不同立場的觀點。
透過對這些資料的整理與分析,本文試圖呈現事件的全貌,並點出其中可能涉及的法律問題,供讀者思考。
參考閱讀
質疑「725免費搭車返花蓮」涉期約賄選 花蓮國民黨團籲檢調不可坐視
遭國民黨告發疑涉賄選 張美慧:若搭乘免費歡迎檢舉
控張美慧「返鄉專車」疑涉賄選 林杏兒、吳建志、林正福赴地檢署申告
機促會反罷貼文引內鬨? 羅廷瑋:為人民一起打拚
余文忠規劃共享停車促觀光 鍾東錦肯定人潮帶動後火車站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