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
中華電信於7月18日正式宣布,與多個國際電信業者共同投資的東南亞日本二號海纜(SJC2)完工啟用,象徵著台灣在亞太地區數位基礎建設版圖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這項耗資13.6億元、全長超過1萬公里的海纜,不僅提升了台灣的網路連線能力,更增強了整體數位韌性。
SJC2海纜的啟用,是中華電信「海、地、星、空」整體建設中的重要一環。這條海纜的特色之一,是採用了最新的光學波長多工技術,單秒傳輸頻寬高達126Tbps,這意味著它能夠支援大量的數據傳輸,滿足日益增長的雲端運算、AI應用、以及物聯網等高頻寬需求。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指出,SJC2的啟用將為亞太地區的網路連接帶來重大突破,同時強化台灣在國際網路中的關鍵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SJC2海纜的建設並非中華電信單方面的努力,而是與新加坡電信、中國移動、日本KDDI、韓國SKB電信、美國Meta公司、香港東華電信、越南VNPT電信公司及印尼Telin電信公司等多家國際電信業者共同合作的成果。這種國際合作模式,不僅分散了投資風險,也確保了海纜在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覆蓋和穩定性。
在台灣,SJC2海纜採用了雙登陸設計,分別設於淡水和枋山,這種設計可以有效提升對外網路的多元性與韌性,萬一其中一個登陸點發生問題,網路流量可以迅速切換到另一個登陸點,確保網路服務的持續性。
中華電信近年來持續擴大在海底電纜的投資,除了SJC2之外,還參與了APCN2、APG、TPE、NCP、CSCN、TSE-1及PLCN等多項跨國海纜計畫,並積極投資E2A海纜以及與亞馬遜、微軟共同興建AUG海纜,顯示了中華電信對於提升台灣網路基礎建設的決心。
[個人心得]:
海底電纜建設是國家數位基礎建設的重要一環,中華電信透過參與國際合作,不僅提升了自身的技術實力,也為台灣打造了一個更可靠、更快速的網路環境。面對日益複雜的國際情勢,這種韌性十足的網路建設,將為台灣的數位經濟發展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撐。
[事件癥結點]:
事件背後的癥結點,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透過國際合作,建立起多元、可靠的網路基礎設施,確保台灣在全球數位時代的競爭力。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本文主要參考了《工商時報》的報導,該報導詳細介紹了SJC2海纜的啟用,以及中華電信的投資計畫。本文在報導的基礎上,加入了對於事件的分析和觀點,強調了國際合作的重要性,以及網路基礎設施對於國家數位競爭力的影響。
參考閱讀
中華電信SJC2海纜正式啟用 強化網路韌性大邁進 – 自由財經
斥資13.6億中華電信宣布SJC2海纜今啟用!全長逾1萬公里 | 財經焦點 – 太報 TaiSounds
中華電信SJC2海纜啟用 (圖)
中華電13.6億SJC2海纜完工啟用
中華電信攜手亞馬遜、微軟共同投資AUG海纜正式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