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微軟、裁員、AI轉型、薩蒂亞·納德拉、科技業
[內文]:
儘管微軟(Microsoft)業績亮眼、股價創新高,但裁員動作卻未曾停歇。根據報導,截至2025年,微軟已裁撤逾1.5萬名員工。這引發外界疑惑:為何一家蒸蒸日上的科技巨頭,卻要對員工「開刀」?微軟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 (Satya Nadella) 在內部備忘錄中給出了答案,並揭示了微軟的策略轉型。
納德拉在備忘錄中坦言,裁員是「最困難的決定之一」,但也是面對科技業快速變動,以及AI浪潮下,不得不採取的策略。微軟總裁布拉德·史密斯 (Brad Smith) 也提到,裁員是科技業常見的降低成本方式,以確保在AI競賽中保持領先。
納德拉將微軟的策略核心,歸納為「反學習」與「重新學習」的過程。這代表微軟不僅要維持現有業務規模,更要開創新的商業模式與產品類別,這是一條充滿挑戰的雙軌路線。而微軟的下一步,是從「軟體工廠」轉型為「智慧引擎」。
這項轉型,微軟將聚焦於三大業務:安全(security)、品質(quality)與AI轉型(AI transformation),其中安全與品質被視為「不容妥協」的底線。微軟正在全面重構技術堆疊,打造端到端的AI體驗。
納德拉也坦言,轉型過程「可能會混亂」,但這是維持競爭力的關鍵。他呼籲員工以「成長型思維」面對變局,成為「持續學習者」。他將這場變革比喻為個人電腦普及的時代,並表示,現在正是AI時代的關鍵時刻。
個人心得: 科技業的快速變遷,有如大浪淘沙。微軟的裁員行動,不單是成本考量,更是為了因應AI時代的來臨,提前布局。從納德拉的備忘錄中,可以感受到微軟高層的決心,以及對未來的期許。
事件癥結點: 裁員背後的根本問題,是科技業的競爭,以及AI技術對就業市場的衝擊。微軟的轉型,也反映出科技巨頭在面對新技術時,如何做出策略調整。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數位時代》:報導微軟裁員消息,並引述納德拉內部備忘錄,提供事件背景資訊。
- 《GeekWire》:採訪微軟總裁布拉德·史密斯,說明裁員與AI投資的關係。
- 納德拉內部備忘錄:揭示微軟的轉型策略,以及對員工的期許。
透過對以上資料的梳理,本文試圖呈現微軟裁員背後的深層原因,並探討科技巨頭在AI時代的策略佈局。
參考閱讀
微軟明明業績很好,為什麼裁員不手軟?一封給員工的信透露科技巨頭策略,數位時代 • 12 小時前
解讀英特爾財報4大亮點 陸行之:陳立武可望變救世主 – 自由財經,自由時報電子報
微軟明明業績很好,為什麼裁員不手軟?一封給員工的信透露科技巨頭策略,數位時代 via Yahoo奇摩新聞
知名人力網將裁員1300人!公司發展轉向人工智慧,EBC東森新聞 via Yahoo奇摩新聞
不再允許「空白支票」出現!英特爾繼續裁員和暫停建廠,陳立武拒絕「畫大餅亂花錢」,風傳媒 via Yahoo奇摩新聞
裁員潮來襲!英特爾10萬人砍到剩7萬5 股價竟逆勢飆升,新頭殼 via Yahoo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