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神經醫學、高醫、秀傳、智慧醫療、失智症
高醫、秀傳攜手,神經醫學發展邁向新里程碑
近年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神經醫學的研究與發展也日益受到重視。為了促進臨床與基礎研究的深度結合,高雄醫學大學神經科學研究中心(以下簡稱高醫)與高雄秀傳紀念醫院(以下簡稱秀傳)於近日舉行了一場學術交流會議。這次會議聚焦於神經退化疾病、腦神經影像與智慧醫療應用等議題,展開多面向的專業對話與經驗分享,為台灣神經醫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轉譯醫學與長期照護的結合
本次會議由高醫神經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楊淵韓教授開場,他以「從轉譯醫學到長期照護」為主題,深入剖析失智症的整合性處置策略。楊教授強調,應將基礎研究成果有效轉化為臨床應用,並延伸至病患家庭與社區的長期照護服務,打造涵蓋診斷、治療與支持的完整照護鏈,以提升患者生活品質與家庭照護效能。此觀點突顯了醫療不僅是治療疾病,更應關注病患的整體照護,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的醫療服務,並擴展到病患的生活層面,這也正是轉譯醫學的核心價值。
智慧醫療在神經影像的應用
秀傳醫療體系彰濱副院長洪光威則分享了團隊在核醫神經影像與智慧分析方面的最新成果。他們結合腦部正子造影(PET)與AI人工智慧,進行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早期偵測與精準診斷。目前已建置多模態影像資料庫,並成功開發可於數秒內自動標註異常腦區的AI診斷輔助系統,顯著提升診斷效率與準確率。洪副院長更提出未來願景,期望建構跨院區整合平台,推動智慧醫療普及,為台灣神經影像發展注入創新動能。這項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加速診斷,更能提升診斷的準確性,為患者爭取更早的治療機會。
醫療合作,共創未來
除了學術交流,高醫神經科學研究中心團隊也在秀傳副院長閻漢琳的陪同下,參觀了病房區、放腫科、核醫科及腦波室等核心場域,實地了解醫療流程與設備應用。秀傳紀念醫院院長吳明和教授表示,這次交流不僅是神經影像與精準醫療專業的交匯,更是一場深化合作、共創未來的起點,期望雙方持續攜手,為台灣醫療品質與病人照護打造更寬廣的願景。
個人心得
我認為,這次高醫與秀傳的合作,展現了台灣醫療界在神經醫學領域的積極性與前瞻性。透過學術交流與技術合作,不僅能提升醫療水準,更能為病患帶來更好的照護。尤其是在智慧醫療的應用方面,AI技術的導入,將加速診斷、提升效率,為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早期發現和治療帶來新的希望。
事件癥結點
本次合作的成功,關鍵在於學術研究與臨床實務的結合。高醫的研究成果,透過秀傳的臨床經驗,能夠更快速地轉化為實際的醫療應用。而智慧醫療的發展,也需要跨領域的合作,才能實現技術的突破與普及。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台灣新生報:提供了本次學術交流會議的詳細內容,包括會議主題、參與人員、討論內容等。
- 本文應用:本文根據該報導,整理了會議的核心內容,包括轉譯醫學、智慧醫療的應用,以及雙方合作的願景,呈現了本次合作的重點。
- BBC NEWS 中文:提供了關於真菌與大腦疾病的相關研究,為本文提供了額外的背景資訊。
- 本文應用:本文並未直接引用BBC的內容,但提供了神經醫學相關議題的更廣泛視野。
- 全國廣播:介紹了亞洲生技展的相關資訊,並提供了對於醫療保健產業的觀察。
- 本文應用:本文並未直接引用全國廣播的內容,但提供了額外背景資訊。
- 本文應用:本文並未直接引用全國廣播的內容,但提供了額外背景資訊。
參考閱讀
高醫神經科學研究中心與高雄秀傳醫院展開學術交流 共推神經醫學創新發展,台灣新生報 • 4 小時前
高醫神經科學研究中心與高雄秀傳醫院展開學術交流共推神經醫學創新發展,台灣新生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
人體內充斥著真菌:但它們會否造成大腦疾病?,BBC NEWS 中文 via Yahoo奇摩新聞
全人照護健康促進研討會 推廣ICOPE – B8 活動資訊 – 20250728,工商時報
健康網》「夫源病」壓力爆表 學者:妻子很難不生病 – 自由健康網,自由時報電子報
「最難喝的水」現身台北亞洲生技展 羅馬天然氣泡礦泉引爆話題,全國廣播 via Yahoo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