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催票率、罷免、政黨支持度、選民意向、基本盤
從「催票率」看罷免:選民支持度變動的警訊
近期的大罷免,除了投票結果的得票數之外,另一個衡量政黨版圖消長的指標——「催票率」,也引起了廣泛討論。不同於傳統的得票率,催票率以「應投票總人數」為分母,更能反映政黨從所有選民中獲取選票的能力。從這次罷免的催票率變化,我們可以看到,藍綠陣營的基本盤都出現了微妙的變化,值得深入探討。
藍綠基本盤的衰退:
從這次罷免的數據來看,國民黨整體催票率的表現並不理想。在8個地方催票率上揚的同時,有16個地方出現下滑。其中,洪孟楷在新北市淡水選區的催票率下滑最多,掉了10.9%,這對他個人乃至於國民黨,都是一個警訊。即便是努力經營地方的傅崐萁,雖然在罷免投票中獲得了不同意票過半的結果,但從催票率來看,他的全體選民支持度反而下降了1%。
民進黨方面,情況也不樂觀。除了新竹市和新北市中、永和選區催票率上揚外,其餘22個地方的催票率都出現了下滑。這顯示,民進黨這次並未能完全鞏固基本盤,甚至可以說,罷免案主要是在同溫層內發酵。
事件癥結點:
此次罷免結果,不僅反映了選民對個別政治人物的不滿,更深層次地揭示了選民結構的變化。長期以來,台灣的政黨支持度呈現相對穩定的態勢,然而,從這次罷免的催票率來看,藍綠兩黨的基本盤都出現了鬆動的跡象。這其中可能涉及到多種因素,例如:選民結構的改變、議題設定的失效、政黨形象的受損等等。
個人心得:
個人認為,催票率是一個更為客觀、全面的評估指標。它不僅考慮了投票者的意向,也反映了潛在支持者的態度。在政治光譜日益多元的今天,單純依靠基本盤已經難以穩固政權。政黨需要更深入地了解選民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政治競爭中脫穎而出。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本文主要參考了菱傳媒的報導,該報導詳細分析了這次罷免中各個選區的催票率變化,並點名了幾位政治人物。本文的觀點,即是從該報導出發,進一步闡述了催票率的意義,以及它所揭示的政黨支持度變動。同時,本文也參考了學者葉高華在「菜市場政治學」中對催票率的推崇。透過這些資料,本文試圖呈現出一個更為立體的政治現象。
參考閱讀
嗆中共就是黑幫!曹興誠預言國民黨下場 一席話讓台灣人歎息了,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分鐘前
消費信心衰退零售、餐飲業6月營業額負成長 | 經濟部 | 台灣 | 內需 | 大紀元,台灣大紀元
分析/從催票率看大罷免!藍綠基本盤同步衰退傅崐萁選民支持度下降了,菱傳媒 via Yahoo奇摩新聞
台股驚驚漲景氣卻連崩…網酸「大衰退大成功」 專家揭:其實是「灰犀牛」,Yahoo奇摩股市
洪耀南觀點》參政黨教會自民黨什麼事? ——當你聽不見民意 就別怪選票無情 | 國際 | Newtalk新聞,新頭殼
綠4戰皆墨 童子瑋戰謝國樑是硬仗 -政治要聞,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