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道路挖掘、管線管理、智慧城市、科技治理、重複開挖
道路下的智慧:台南、新北的管線管理系統,如何降低重複開挖?
在城市建設的進程中,道路挖掘是不可避免的環節,但頻繁的重複開挖不僅造成交通不便,也影響道路壽命。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臺南市與新北市近年來積極推動「道路挖掘管理系統」,透過科技的力量,降低重複開挖的頻率,並提升施工效率與作業安全。
臺南市工務局建置的「道路挖掘管理系統」,榮獲國土署「一一三年度公共設施管線資料庫暨管理應用系統考評」績優機關肯定。此系統具備複合查詢、圖台定位與禁挖警示功能,更支援管線GIS套疊與圖資更新,能即時更新新埋設管線資料。此外,該系統導入自動媒合功能,在申報階段比對同路段、同期案件,主動媒合協調,減少重複開挖的發生。為了強化施工現場管理,更導入進場及退場打卡管制功能,確保施工人員與設備進離退場資訊可追蹤、可查證,協助管理者掌握整體作業狀況與資料處理進度。
新北市在管線管理方面也表現出色,在內政部國土管理署「113年度公共設施管線資料庫暨管理應用系統考評」中,新北市工務局再次蟬聯全國第一,展現其在道路挖掘管理方面的領先地位。新北市透過導入二階段路證、管線3D衝突自動化避管、AI數值自動辨識等技術,有效掌握案件施工品質,降低重複施工頻率。新北市智慧道路管理中心全面整合道路挖掘、路面品質提升及災害緊急應變等管理層面,實現道路挖掘案件全生命週期線上化管理,並導入智慧化輔助及自動偵錯功能。
個人心得:
科技的進步為城市治理帶來了新的可能性。臺南市與新北市的案例,顯示透過智慧化的管線管理系統,不僅能減少道路重複開挖,提升施工效率與安全,也能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生活環境。
事件癥結點:
道路重複開挖不僅是城市發展的痛點,也凸顯了管線資訊整合的重要性。傳統的人工管理模式效率低落,難以應付日益複雜的城市建設需求。因此,建立完善的管線資料庫,並運用科技手段進行管理,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資料來源: 台灣新生報與民眾日報報導。
- 本文應用: 本文彙整了兩則報導的重點,介紹了臺南市與新北市的道路挖掘管理系統,並分析其功能與成效。報導中提到的系統功能,例如複合查詢、圖台定位、自動媒合等,都直接引用自原始報導,以確保資訊的準確性。同時,本文也整合了兩地案例,凸顯了科技在城市治理中的重要性。
參考閱讀
工務局道路挖掘系統 降低重複開挖,台灣新生報 • 3 小時前
工務局道路挖掘系統 降低重複開挖,台灣新生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
南市工務局「道路挖掘管理系統」大受好評 榮獲國土署考評績優機關,台灣好新聞
高市公共設施管線圖資建置成果 再次獲全國優等獎,台灣好新聞
公共設施管線考評受肯定 新北蟬聯全國第一,民眾日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