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偏見報導]台灣藍碳啟動,紅樹林、海草床固碳,淨零排放迎新機,智慧監測助益。 [無偏見報導]台灣藍碳啟動,紅樹林、海草床固碳,淨零排放迎新機,智慧監測助益。](https://i0.wp.com/s.yimg.com/ny/api/res/1.2/fa6QGKzzM70GCJfK4zkyew--/YXBwaWQ9aGlnaGxhbmRlcjt3PTk2MDtoPTEyODE-/http://www.tssdnews.com.tw/userfiles/upload/20250802215141.jpg?ssl=1)
[關鍵字]:藍碳、紅樹林、海草床、淨零排放、智慧監測、森林
台灣「藍碳」發威,海洋碳匯邁向制度化,淨零排放新希望
氣候變遷是全球共同面臨的挑戰,而「負碳」成為關鍵解方。我國在淨零排放的道路上,正積極尋求創新方案。近期,海洋委員會與農業部聯手提出的「海草復育」與「紅樹林植林」兩項藍碳方法學,獲得環境部審議通過,為台灣的藍碳政策注入新動能。
藍碳是什麼?為何重要?
藍碳指的是來自海洋的碳匯資源,包括紅樹林、海草床等。這些生態系統具有強大的固碳能力,可以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並將其儲存在植物體內和沉積物中。相較於陸地森林,紅樹林的固碳能力是森林的1.5到2.5倍,且生長快速,是目前最可行、成本效益最高的解方之一。
紅樹林與海草床的價值
紅樹林與海草床不僅是強大的碳匯,更是重要的生態棲地。它們為海洋生物提供了庇護所,維護了生物多樣性。這次通過的藍碳方法學,參考聯合國 IPCC 框架,依照台灣本土特性量身打造,涵蓋碳匯地點選擇原則、監測標準、效益驗證等完整流程。未來,這些方法學可應用於活化閒置魚塭、鹽田、埤塘與濕地等藍碳潛力區,接軌全球碳交易趨勢。
個人心得:
藍碳的發展,不僅是技術上的突破,更是對環境保護的承諾。透過紅樹林和海草床的復育,我們能減緩氣候變遷的影響,同時保護珍貴的海洋生態。這是一項需要長期投入的計畫,但也是我們邁向永續未來的必經之路。
事件癥結點:
目前全球藍碳項目,99%都集中在紅樹林。台灣四面環海,具備發展藍碳的優勢,需要政府、學界、企業共同合作,才能將藍碳的潛力發揮到最大。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中時新聞網報導: 提供了藍碳方法學的背景資訊、林幸助教授的研究成果,以及藍碳的國際趨勢。本文引用了這些資訊,說明藍碳的重要性、紅樹林與海草床的價值,並強調台灣發展藍碳的優勢。
- 其他新聞報導: 補充了宜蘭分署在森林監測與維護上的努力,以及宜蘭大學在智慧森林監測系統的開發。這些報導顯示,台灣在森林保護與科技應用上的進展,與藍碳發展互相呼應,也為本文提供了額外的支持。
智慧科技守護森林,宜蘭大學攜手產業
除了藍碳,科技也正在為森林保育注入新力量。國立宜蘭大學攜手產業,開發智慧森林監測系統,透過衛星通訊和低功耗感測技術,即時監測森林環境參數,提升森林火災預警與碳匯監測效率。這項技術不僅能及時發現火災,也能支援森林經營、病蟲害防治與碳匯計算,展現了智慧科技在環境保護上的潛力。
參考閱讀
守護森林 宜大攜手產業開發智慧監測系統,台灣新生報 • 15 小時前
山老鼠嚇跑!林保署祭科技防治 盜伐案狂降8成,工商時報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深化在地部落夥伴關係 互惠共享山林資源 | 蕃新聞,yam蕃薯藤新聞
美印聯手發射劃時代衛星 可對地球明察秋毫 | 雷達 | 自然災害預警 | 氣候監測| 大紀元,台灣大紀元
台灣藍碳發威!海草、紅樹林吸碳新技術 幕後推手是他,中時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
林保署宜蘭分署「宜專一線中間地滑區」獲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管理維護類特別獎,台灣新生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