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韋伯望遠鏡揭秘宇宙奧秘:台灣觀星族八月不容錯過的星空盛事!
天文迷們,準備好迎接一場精彩的星空之旅了嗎?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JWST) 近期釋出的資料,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幫助我們了解宇宙的起源、黑洞的形成,以及恆星的生命週期。別以為這些研究離我們很遙遠,其實透過觀星,我們也能親身感受宇宙的奧妙!
韋伯望遠鏡:揭開黑洞形成的神秘面紗
最新研究指出,韋伯望遠鏡正在為科學家們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們得以窺探宇宙誕生初期黑洞的形成過程。過去,我們只能透過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觀測到黑洞的陰影,或是透過重力波探測儀偵測到黑洞合併時產生的效應,但這些方法都只能針對個別黑洞進行研究。
現在,韋伯望遠鏡利用其強大的紅外線觀測能力,得以穿透宇宙塵埃,觀測到更遙遠、更年輕的星系,進而研究其中活躍生長的黑洞。科學家們分析了韋伯望遠鏡拍攝的 CEERS 調查數據,發現了 41 個正在孕育黑洞的星系,並測量了它們在不同波長下的亮度,推算出黑洞吞噬物質的速度。
這項研究初步揭示,黑洞的活躍程度在宇宙早期不斷增長,直到大爆炸後約 40 億年達到高峰,之後便逐漸下降。有趣的是,這段時間也恰好是宇宙中恆星形成最為活躍的時期,暗示著恆星形成與黑洞生長之間可能存在著某種關聯。
台灣觀星族可以如何參與?
雖然我們無法直接用肉眼看到這些遙遠星系中的黑洞,但了解這些研究成果,能讓我們在觀星時更有想像力。當你仰望星空,看到那些閃爍的星光時,不妨想像一下,在這些星系的中心,可能就存在著一個正在吞噬物質的黑洞,默默地影響著星系的演化。
此外,台灣也有許多天文社團和觀星活動,可以參與這些活動,透過專業的望遠鏡,或許能間接觀察到黑洞對星系產生的影響,例如活躍星系核 (AGN) 等現象。
韋伯望遠鏡:捕捉恆星死亡的絢麗身影
除了黑洞,韋伯望遠鏡也為我們帶來了另一個令人驚嘆的發現:一顆垂死恆星拋出的星雲 NGC 6072。行星狀星雲是類似太陽的恆星在生命末期拋出外層物質所形成的,它們的形狀各異,從圓形、橢圓形到蝴蝶形都有。
韋伯望遠鏡的高解析度影像顯示,NGC 6072 的形狀非常不規則,宛如一幅抽象畫。科學家們認為,這種混亂的形狀可能與星雲中心存在著兩顆恆星有關。透過韋伯望遠鏡的近紅外線相機 (NIRCam) 和中紅外線儀器 (MIRI),科學家們發現 NGC 6072 存在多個向外噴射的物質瓣,暗示著恆星在死亡過程中,受到強大力量的塑造。
這些物質瓣的形狀和方向,暗示著可能有一顆伴星繞著主星運行,導致物質以多個方向噴出。韋伯望遠鏡的 MIRI 儀器還顯示,星雲中心存在著一圈圈向外擴散的環,可能是伴星的軌道切割出物質殼層,也可能是恆星脈衝式地向外拋出物質所造成的。
台灣觀星族可以如何參與?
雖然 NGC 6072 對於小型望遠鏡來說可能太過黯淡,但台灣的星空同樣有許多美麗的行星狀星雲值得我們去探索。例如,夏季星空中著名的 M27 啞鈴星雲、M57 環狀星雲等,都是使用小型望遠鏡就能觀測到的美麗天體。
觀測這些行星狀星雲時,不妨想像一下,這些美麗的光環,其實是一顆恆星正在告別舞台的證明。而韋伯望遠鏡的發現,則能幫助我們更深入地了解恆星死亡的過程,以及伴星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台灣八月觀星指南:流星雨、行星連珠,精彩不容錯過!
除了韋伯望遠鏡帶來的科學新知,八月的台灣星空也充滿了精彩的天象。以下為大家整理了八月不容錯過的觀星重點:
- 8 月 12 日:英仙座流星雨極大期
英仙座流星雨是每年最受矚目的流星雨之一,在 8 月 12 日達到極大期。雖然今年可能會受到月光的影響,但只要選擇光害較少的地方,還是有機會看到不少流星劃過天際。建議在午夜過後到天亮前這段時間觀測,朝東北方天空望去,尋找流星從英仙座方向輻射出來。
-
8 月 20 日:行星與殘月同框
在 8 月 20 日的清晨,將有機會看到金星、木星、水星與一彎眉月同時出現在東方天空。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可以一次欣賞到多顆行星和美麗的月亮。建議在日出前一小時左右開始觀測。
-
其他值得關注的天象
- 8 月 1 日:土星的衛星泰坦 (Titan) 被土星的陰影遮蔽。
- 8 月 12 日:金星與木星近距離相合。
- 8 月 31 日:木星的衛星蓋尼米德 (Ganymede) 的陰影掠過木星表面。
觀星小撇步
- 選擇觀星地點: 盡量選擇遠離城市光害的地方,例如高山、海邊或郊區。
- 準備觀星工具: 雙筒望遠鏡或小型天文望遠鏡可以幫助你更清楚地看到星空中的細節。
- 熟悉星圖: 下載星圖 App 或參考天文書籍,可以幫助你辨認星座和天體。
- 注意保暖: 高山或夜晚的氣溫較低,記得穿著保暖的衣物。
- 保持耐心: 觀星需要耐心,不要期望一下子就能看到所有的天體。
天文資源分享
- 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https://www.tam.gov.taipei/ 提供豐富的天文資訊、觀星活動和天文望遠鏡租借服務。
- 中央氣象局天文百問: https://www.cwb.gov.tw/V8/C/K/astronomy_qa.html 解答各種天文問題,是天文初學者的好幫手。
- 台灣各地的天文社團: 參與天文社團可以結交同好,學習更多天文知識和觀星技巧。
結論
無論是透過韋伯望遠鏡探索宇宙的奧秘,還是親身參與觀星活動,都能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浩瀚與美麗。八月,就讓我們一起仰望星空,感受宇宙的無限魅力吧!別忘了將你看到的星空美景分享給親朋好友,一起加入天文迷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