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屈公病、中國疫情、新生兒、防蚊、旅遊警示
中國屈公病疫情升溫,新生兒染病引關注
近期中國廣東省爆發的屈公病疫情,正引起廣泛關注。根據多家媒體報導,這波疫情不僅病例數持續增加,更出現了新生兒染病的案例,引發民眾對疾病嚴重性的擔憂。
屈公病,又稱基孔肯雅熱,是一種經由蚊子傳播的病毒性疾病。感染者可能出現發燒、關節痛、頭痛、皮疹等症狀。雖然多數患者在數週內可以康復,但部分患者的關節痛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更令人擔憂的是,新生兒一旦感染,病情可能更為嚴重。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一般醫學科醫師吳昌騰在臉書發文指出,曾有出生僅12天的新生兒因感染屈公病,出現發燒、不吃奶、皮膚變黑等症狀,顯示新生兒的免疫系統尚未健全,一旦感染,發展成重症的機率較高。吳醫師提醒,若家長發現寶寶有發燒、哭鬧異常、不吃奶、皮膚變黑等現象,應盡速就醫。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疾病管制署(CDC)已將廣東省的旅遊警示提升至第二級,提醒民眾前往當地旅遊時應加強防護。疾管署提醒,屈公病的病媒蚊與登革熱相同,由帶病毒的白線斑蚊或埃及斑蚊叮咬而感染。因此,前往流行地區,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使用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液。
個人心得:
面對中國屈公病疫情,除了提高警覺,也應加強對疾病的認識。了解屈公病的傳播途徑、症狀以及高風險族群,才能做好更完善的防護措施。尤其是有嬰幼兒的家庭,更應注意防蚊,避免孩子受到病毒的威脅。
事件癥結點:
此次疫情的癥結點,不僅在於病毒本身的威脅,更在於蚊蟲的防治。由於屈公病是由蚊子傳播,因此控制病媒蚊的數量,是預防疾病蔓延的關鍵。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中時新聞網、匯流新聞網、中天新聞網、常春月刊、今日新聞NOWNEWS:皆報導了中國廣東省屈公病疫情,病例數增加、新生兒染病等訊息,本文以此作為事件背景。
- 吳昌騰醫師臉書發文:提供了新生兒感染屈公病的案例,以及相關的臨床資訊,佐證了新生兒染病的高風險性,強化了本文對此議題的關注。
- 疾管署:提供了旅遊警示資訊,提醒民眾前往當地旅遊時應做好防護措施,呼應了本文對防蚊的重要性。
參考閱讀
中國「屈公病」疫情暴增 升旅遊二級警示,今日新聞NOWNEWS • 16 分鐘前
屈公病全球疫情升溫!屈公病症狀、傳染途徑與治療預防一次看懂│TVBS新聞網,TVBS 新聞
大陸屈公病爆發 幼童染病「臉變包青天」 醫急示警,中時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
廣東屈公病旅遊警示連升二級! 疾管署正式發布「注意變警示」,匯流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
廣東屈公病疫情恐現20年前大流行!台灣明評估升級警示,中天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
都是蚊子叮!「屈公病vs登革熱」怎麼分? 醫教快速辨症狀,常春月刊 via Yahoo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