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AI人才培育、人工智慧、跨域整合、AI教育、AI治理
北大AI碩士學程上線,台灣AI人才培育加速起跑
近期,台灣在人工智慧(AI)領域迎來了兩項重要進展。首先,國立臺北大學永續創新國際學院的「人工智慧應用與管理英語碩士學位學程」正式上線,顯示台灣高等教育積極響應AI時代的人才需求。其次,立法院也完成了「人工智慧基本法」的逐條審查,為台灣的AI治理奠定了制度基礎。
北大AI碩士學程:跨域整合,培養國際人才
臺北大學的碩士學程,原先以智慧醫療為主,如今擴展至商業、管理與資訊科技等多元領域,更名為「人工智慧應用與管理英語碩士學位學程」。此舉不僅呼應了AI技術在各產業的廣泛應用,也反映出跨領域人才的重要性。新學程採用T型跨領域整合課程設計,涵蓋AI技術、管理實務與智慧醫療三大主軸,旨在培養兼具AI技術能力與管理思維的國際化專業人才。
課程內容豐富多元,包括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AI專案管理、智慧健康照護與金融科技等,並結合產業案例與專題研究,鼓勵學生將AI應用於產業創新與社會問題解決。 此外,學程也強調管理策略、跨文化溝通與國際合作能力,期望畢業生能在全球職場中具備競爭優勢。
教育部AI計畫成果展:向下扎根,全民參與
除了高等教育的努力,教育部也積極推動AI教育向下扎根。近日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舉辦的「人工智慧技術及應用人才培育計畫成果展」,便展現了從中小學到大學的AI教育成果。展覽主題《智慧遊樂園:AI奇幻之旅》,以互動遊戲與闖關活動,讓民眾輕鬆接觸AI,理解其與生活的連結,適合親子同樂,全齡共學。
成果展中,不僅展示了大學AI課程、人工智慧主題競賽,更介紹了中小學的AI教育特色課程,如苗栗縣立頭份國民中學將AI融入黑豆主題的課程,培養學生對AI的學習興趣。透過這些努力,教育部希望激發全民對AI的好奇心與學習熱情,共同迎向智慧新時代。
人工智慧基本法:治理先行,接軌國際
除了人才培育,台灣在AI治理方面也邁出了重要一步。立法院完成了「人工智慧基本法」的逐條審查,此法不僅聚焦產業政策,更兼顧全民生活安全與基本權益,整合朝野意見與社會聲音,建構屬於台灣的AI治理體系。此舉與國際趨勢接軌,為台灣在AI領域的發展奠定了制度基礎。
個人心得:
身為一個科技愛好者,我對台灣在AI領域的進展感到振奮。從教育到立法,台灣正逐步完善AI發展的基礎。 然而,面對全球AI人才競爭,我們仍需持續努力。
事件癥結點:
- 人才供需失衡: 儘管AI人才需求量大,但具備跨領域知識與實務經驗的人才仍顯不足。
- AI治理框架: 台灣需要完善的AI治理法規,以平衡創新與風險,確保AI發展的倫理與安全。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台灣新生報報導臺北大學AI碩士學程上線: 本文引用該報導,說明臺北大學學程的轉型與課程設計,強調跨域整合與國際人才培育的重要性。
-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報導教育部AI計畫成果展: 本文引用該報導,說明教育部在AI教育方面的努力,以及展覽的內容與特色,強調AI教育的普及化與全民參與。
- 警政時報報導「人工智慧基本法」完成逐條審查: 本文引用該報導,說明立法院通過AI基本法,強調其重要性與對台灣AI治理的影響。
參考閱讀
臺北大學人工智慧應用與管理碩士學程 上線,台灣新生報 • 21 小時前
臺北大學人工智慧應用與管理碩士學程 上線,台灣新生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
教育部AI及應用人才培育計畫成果展 科工館登場,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via Yahoo奇摩新聞
「人工智慧基本法」完成逐條審查 葛如鈞:台灣AI治理邁歷史性一刻!,警政時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
〈美股早盤〉降息預期撐盤!主要指數小漲 川普關稅言論壓抑漲勢 – 美股雷達,鉅亨網
打臉輝達?中國官媒:H20晶片可實現遠程關閉,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