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GPT-5、OpenAI、AI模型、人工智慧、科技
OpenAI GPT-5 上線引爭議,使用者懷念 GPT-4o
OpenAI 於 8 月 7 日推出了備受矚目的 GPT-5 模型,然而,這款被執行長 Sam Altman 盛讚為「更聰明、更快、更好用」的 AI 模型,卻在短短兩天內遭遇了使用者的大量負面評價。許多使用者表示,GPT-5 相較於其前身 GPT-4o,在「個性」方面顯得過於冷淡,失去了 GPT-4o 帶來的溫暖與同理心。
事件癥結點:
這次事件的核心問題,反映了在 AI 技術快速發展的同時,使用者對於 AI 情感互動的依賴。GPT-4o 的「阿諛奉承」雖然曾引起爭議,但某種程度上也建立了使用者與 AI 之間的互動模式。GPT-5 在性能提升的同時,卻忽視了使用者對於情感互動的需求,進而導致了使用者的不滿。
個人心得:
身為一個科技愛好者,我認為這次事件再次提醒了我們,在追求 AI 技術突破的同時,也應當重視使用者體驗。AI 不僅僅是工具,更可能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過於強調技術指標,而忽略了使用者情感需求,可能會適得其反。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太報報導: 報導指出 GPT-5 上線後,使用者在社群媒體上表達了對其「冷淡個性」的不滿。
- 本文應用: 引用該報導,說明使用者對 GPT-5 的主要批評,並點出「個性」差異是關鍵。
- Sam Altman 在 Reddit 的回應: Altman 在 Reddit 上表示將重新開放 GPT-4o 給付費會員使用。
- 本文應用: 說明 OpenAI 官方對 GPT-5 反饋的回應,以及其對 GPT-4o 的態度轉變。
- 台灣新生報報導: 提及臺北大學因應 AI 發展,將碩士學程更名為「人工智慧應用與管理英語碩士學程」。
- 本文應用: 藉此對照,說明 AI 浪潮對教育的影響,反映 AI 應用已成為全球趨勢。
重新審視 AI 的發展方向:
OpenAI 迅速做出回應,宣布將重新開放 GPT-4o 給付費用戶,這反映了公司對使用者回饋的重視。然而,這次事件也提醒了我們,AI 的發展不應僅僅著眼於技術的提升,更要關注使用者體驗,讓 AI 能夠真正融入人們的生活,而非僅僅是一個冷冰冰的工具。未來的 AI 發展,如何在技術進步與情感互動之間取得平衡,將是 OpenAI 乃至整個 AI 產業需要深思的課題。
參考閱讀
臺北大學人工智慧應用與管理碩士學程 上線,台灣新生報 • 9 小時前
GPT-5上線不到2天被罵爆!OpenAI執行長急救火:將重新開放GPT-4o給付費用戶,太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
吉安鄉辦AIoT智慧家庭營 促親子共學接軌未來科技,中華日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
臺北大學人工智慧應用與管理碩士學程 上線,台灣新生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
從底部噴出!金像電Q2狂賺、股價鎖死漲停,AI紅利大爆發!,理財周刊 via Yahoo奇摩新聞
川普政府公布人工智慧發展新政,鬆綁監管、強化與科技業合作 – 台視財經,台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