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Stitch:AI 打造你的 App 介面,真的那麼神?
事件開頭短結論: Google 推出的 AI 工具 Stitch,能將文字描述或草圖變成可用的 App 介面,但目前仍處於實驗階段,雖能快速產生雛形,但在實際應用上仍有許多限制。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想法:如果能快速將腦海中的 App 介面轉化為實際設計,那該有多好? Google 實驗室推出的 Stitch 就能幫你實現這個願望。它是一個基於 AI 的介面生成工具,能將你的文字描述或草圖轉化為 App 介面和前端程式碼,讓設計流程更加流暢。
事件重點:
- 文字轉介面: 只要用簡單的文字描述你想要的介面,Stitch 就能生成相應的設計。
- 草圖轉介面: 如果你有手繪草圖或線框圖,也能上傳到 Stitch,它會將其轉化為數位介面。
- 快速原型: Stitch 最大的優勢在於快速生成原型,讓你能在幾分鐘內看到設計成果。
- Figma 整合: 生成的介面可以直接匯入 Figma,方便後續的設計和修改。
- 免費試用: Stitch 目前處於實驗階段,可以免費試用。
個人心得:
Stitch 的確能讓人眼前一亮。輸入文字描述後,它能快速生成介面,這對需要快速產生設計想法的設計師來說,是一個很有用的工具。 我自己實際測試後,發現它在快速生成基本介面方面確實表現出色。 此外,Stitch 的 Figma 整合功能也很方便,可以直接將設計匯入到 Figma 進行後續的調整和修改。
然而,Stitch 也並非完美。 根據一些使用者的反饋,它在以下幾個方面仍有待改進:
- 迭代能力: 介面的迭代和修改需要花費時間,很難做到像專業設計工具一樣的靈活。
- 設計一致性: 在多次編輯後,設計的一致性難以保持。
- 細節控制: 對於細節的控制能力還不夠強,生成的介面有時無法完全符合設計師的需求。
總結:
總體而言,Stitch 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工具。雖然它目前還處於實驗階段,功能上仍有許多限制,但它能為設計師提供一個快速生成原型、探索設計想法的途徑。 對於學生、設計新手或需要快速產生視覺概念的人來說,Stitch 是一個值得嘗試的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 Stitch 仍存在一些已知問題,例如瀏覽器相容性問題。如果在使用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嘗試更新瀏覽器或清除快取。
如果你對 AI 設計工具感興趣,不妨親自試用 Stitch,體驗一下 AI 如何幫助你打造 App 介面吧!
參考閱讀
- https://stitch.withgoogle.com/
- https://developers.googleblog.com/en/stitch-a-new-way-to-design-uis/
- https://x.com/stitchbygoogle
- https://www.reddit.com/r/singularity/comments/1krpafl/transform_ideas_into_ui_designs_with_sti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