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星空超精彩!太陽黑子、行星連珠、還有火車誤點?台灣觀星族必看懶人包
2025 年的 8 月,天空可說是熱鬧非凡!不只有強大的太陽望遠鏡捕捉到驚人的太陽黑子影像,還有機會看到難得一見的行星連珠,甚至連火車誤點都可能跟太陽活動有關?快來看看這個月的台灣觀星重點,一起探索宇宙的奧秘吧!
太陽黑子大到可以吞噬美國?解密丹尼爾·井上太陽望遠鏡的最新影像
最近,丹尼爾·井上太陽望遠鏡(Daniel K. Inouye Solar Telescope)公開了一張令人震撼的太陽黑子影像。這個望遠鏡是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太陽觀測設備,它搭載的「可見光可調濾鏡」(Visible Tunable Filter,VTF)首次啟用,就捕捉到了太陽表面的驚人細節。
太陽黑子是什麼?
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一些溫度較低的區域,它們看起來比周圍區域暗淡。這些黑子是強大磁場活動的結果,通常也是太陽閃焰和日冕物質拋射(Coronal Mass Ejections,CMEs)的前兆。
這張照片厲害在哪裡?
這張照片的解析度非常高,每個像素代表太陽表面 10 公里的範圍!你可以清楚地看到黑子的複雜結構和磁場線。更驚人的是,其中一個太陽黑子的尺寸,竟然可以輕易地「吞噬」整個美國!
VTF 如何運作?
「可見光可調濾鏡」就像一個超級精密的濾光器,它可以讓科學家選擇特定波長的光線來觀察太陽。不同波長的光對應著太陽上不同的物質和活動,例如氫氣、鈣離子等等。VTF 透過調整玻璃板(稱為「標準具」)的角度,來過濾不同的顏色,並在幾秒內拍攝數百張照片,再將這些照片組合起來,形成太陽結構的 3D 影像。
為什麼要研究太陽黑子?
研究太陽黑子不只是為了欣賞美麗的影像,更重要的是了解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太陽閃焰和日冕物質拋射會釋放出大量的能量和帶電粒子,這些物質會衝擊地球磁場,產生「太空天氣」(Space Weather)現象。
太空天氣會影響我們的生活?
你可能覺得太空天氣離我們很遙遠,但事實並非如此。強烈的太陽風暴可能會干擾無線電通訊、GPS 訊號,甚至損壞衛星。更嚴重的情況,像是 1859 年發生的「卡林頓事件」(Carrington Event),可能會摧毀電網,造成全球性的停電。
台灣能做什麼?
雖然我們無法直接控制太陽活動,但可以透過監測和預測來降低風險。中央氣象局太空天氣作業辦公室 (https://www.cwb.gov.tw/V8/C/W/spaceweather.html) 提供即時的太空天氣資訊,讓相關單位和民眾可以提前做好準備。
作為初學者,如何入門?
- 觀看太陽影像: 關注 NASA 的太陽動力學天文台(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SDO)網站 (https://sdo.gsfc.nasa.gov/),可以欣賞到各種不同波長的太陽影像和影片。
- 了解太陽活動週期: 太陽活動並非恆定不變,而是以約 11 年為一個週期。現在我們正處於第 25 個太陽活動週期,預計在 2025 年達到高峰。
- 關注太空天氣新聞: 隨時注意太空天氣的最新消息,了解太陽活動對地球的潛在影響。
火車誤點怪太陽?太陽風暴如何影響台灣的交通?
你是否曾經遇到火車因為「號誌故障」而延遲?除了天氣、設備等因素,科學家發現,太陽風暴也可能是罪魁禍首之一!
太陽風暴如何影響鐵路號誌?
鐵路號誌系統利用鐵軌中的電流來判斷是否有火車通過。當太陽風暴發生時,它會產生類似的電流,干擾號誌系統的正常運作。即使沒有火車,號誌也可能顯示紅燈,導致列車延遲。
這會造成什麼危險?
更危險的情況是,如果太陽風暴的電流夠強,可能會讓原本的紅燈變成綠燈,造成列車相撞的風險!
台灣的鐵路系統安全嗎?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歐洲的鐵路系統,但太陽風暴對台灣鐵路系統的影響也值得關注。台灣的鐵路電氣化程度高,更容易受到電磁干擾。
我們可以做什麼?
- 加強監測: 鐵路單位應該加強對太空天氣的監測,並建立應急預案。
- 提升設備抗干擾能力: 採用更先進的號誌設備,提高抗電磁干擾的能力。
- 公眾教育: 提高民眾對太空天氣的認識,了解其對生活的潛在影響。
個人觀點:
雖然太陽風暴導致火車誤點的機率不高,但這個研究提醒我們,看似遙遠的太空天氣,其實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台灣應該加強對太空天氣的研究和預防,確保基礎設施的安全。
2025年8月行星大合體!觀星新手也能輕鬆追星
錯過了年初的行星連珠嗎?別擔心!2025 年 8 月,將再次出現行星大合體的奇景!這次總共有六顆行星(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月亮一起在天空中列隊,絕對讓你大飽眼福!
最佳觀賞時間:
這次行星連珠的最佳觀賞時間是 8 月 18 日和 19 日的日出之前,大約凌晨 4 點到 6 點之間。這段時間,行星們會和月亮一起出現在天空中,形成壯觀的景象。
觀賞地點:
想要看到這次的行星連珠,你需要選擇一個視野開闊、沒有光害的地方。遠離城市燈光,找一個地勢平坦、沒有樹木或建築物遮擋的地方,才能清楚地看到地平線附近的行星。台灣的高山地區,例如合歡山、阿里山等地,都是不錯的選擇。
觀星小撇步:
- 提早準備: 在觀星前,先查詢當地的日出時間,並提早到達觀賞地點。
- 使用觀星 App: 下載 Stellarium (https://stellarium.org/) 或 Star Walk (https://starwalk.space/) 等觀星 App,可以幫助你找到行星的位置。
- 注意安全: 如果使用雙筒望遠鏡或天文望遠鏡觀測,千萬不要直接對著太陽,以免傷害眼睛。
各行星觀賞指南:
- 金星和木星: 這兩顆行星是天空中最亮的星體,很容易用肉眼看到。它們會在 8 月初逐漸靠近,在 8 月 12 日達到最接近的程度,看起來就像一顆美麗的雙星。
- 水星: 水星在 8 月初位於太陽和地球之間,不容易看到。直到 8 月 18 日左右,它才會從太陽的光芒中探出頭來,出現在東方的地平線上。
- 土星和海王星: 這兩顆行星位於南方,彼此非常靠近。海王星比較暗淡,需要使用望遠鏡才能看到。
- 天王星: 天王星位於金牛座,靠近昴宿星團(M45)。它也比較暗淡,需要使用望遠鏡才能看到。
為何會出現行星連珠?
行星連珠的現象,是因為太陽系中的所有行星都大致位於同一個平面上。當這些行星在天空中看起來排列成一線時,就形成了行星連珠。
這次的行星連珠和年初的相比如何?
這次的行星連珠不如年初的壯觀,主要有幾個原因:
- 少了火星: 火星這次沒有參與行星連珠的行列。
- 夏季天空較亮: 夏季的夜晚較短,天空亮度較高,不容易看到暗淡的行星。
- 日出前的觀測: 這次的行星連珠需要在日出之前觀測,時間較短,也比較容易受到陽光影響。
觀影指南:
如果你對天文有興趣,可以觀看以下幾部電影或紀錄片,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奧秘:
- 《星際效應》(Interstellar): 一部關於時間、空間和人類探索的科幻史詩。
- 《接觸未來》(Contact): 一部探討人類與外星文明接觸的科幻電影。
- 《宇宙時空之旅》(Cosmos: A Spacetime Odyssey): 一部由 Neil deGrasse Tyson 主持的科普紀錄片,帶領觀眾探索宇宙的奧秘。
個人心得:
雖然這次的行星連珠不如年初的壯觀,但仍然是一個難得的觀星機會。只要選擇好觀賞地點,並掌握正確的觀星技巧,你就能親眼見證宇宙的奇妙!即使是觀星新手,也能透過這次機會,開啟對天文的興趣。快點準備好你的望遠鏡,一起來追星吧!
參考閱讀
- Just one of these sunspots would dwarf America. Most powerful solar telescope stuns with new image of the Sun
- The Sun causes train delays. Scientists work out how powerful solar outbursts could make you late for work
- August planet alignment – six planets and the Moon parade the sky this month. Here’s how to see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