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偏見報導]核三廠重啟公投:能源政策十字路口,核能與綠能拔河,影響深遠。 [無偏見報導]核三廠重啟公投:能源政策十字路口,核能與綠能拔河,影響深遠。](https://i0.wp.com/s.yimg.com/ny/api/res/1.2/.LpaTOoTdhrK0vLmV3xEMw--/YXBwaWQ9aGlnaGxhbmRlcjt3PTE3NDtoPTQ4/https://media.zenfs.com/creatr-images/GLB/2018-09-10/f2f25c80-b4da-11e8-b759-034ca214a1ff_image.jpg?ssl=1)
[關鍵字]:核三廠、公投、重啟、能源政策、公民投票
823公投在即:重啟核三,能源轉型路上的岔路口?
8月23日,台灣將迎來一場全國性的公民投票,聚焦於「重啟核三廠」的議題。這項公投不僅關乎能源政策的走向,更觸及台灣在能源轉型道路上的抉擇。究竟重啟核三的利弊為何?這場公投又將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事件內容:重啟核三公投的核心議題
本次公投,主要針對已除役的核三廠,詢問是否同意在主管機關確認安全無虞後,繼續運轉。提案方為台灣民眾黨,他們提出的主要理由,包括核三廠除役後,發電成本將大幅增加;綠能發電量未達標,以及能源多元性有助於控制國安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核三廠的兩部機組,分別已於2024年及2025年屆齡除役。根據《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核電機組運轉年限為40年。然而,立法院已於2025年5月修法,允許除役機組申請延役。
事件癥結點:核能與綠能的拔河
重啟核三公投,核心癥結點在於核能與綠能之間的權衡。支持者認為,核能是穩定的基載電力來源,可以降低發電成本,並彌補綠能發電量不足的缺口。反對者則擔憂核能的安全性、核廢料處理,以及對環境的潛在影響。
個人心得:能源政策的複雜與挑戰
我個人認為,能源政策的制定,不應過於簡化,而是需要綜合考量多個因素。核能的確有其優勢,但在風險管控和社會共識上,仍有許多挑戰。與此同時,綠能的發展也面臨許多問題,包括技術成熟度、成本,以及土地利用等。台灣要實現能源轉型,需要更全面的規劃,而非單一選項的選擇。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NOWnews今日新聞 的報導提供了公投的背景資訊,包括提案方、公投內容、通過門檻等,這些資訊構成了文章的基礎。
- NOWnews的報導也提供了民眾黨提出的重啟核三的理由,文章中提煉了這些理由,並加以闡述。
通過對不同資料來源的梳理,本文試圖呈現一個相對全面的視角,幫助讀者理解本次公投所涉及的複雜議題。
公投的影響:未來能源政策的關鍵一役
本次公投的結果,將對台灣未來的能源政策產生深遠影響。若公投通過,核三廠有望重啟,短期內可望穩定供電,降低發電成本,但長期影響,仍待觀察。
參考閱讀
查核公務員是否持中國證件 陸委會:明年常態化執行,中央廣播電台 • 23 分鐘前
823公投懶人包!重啟核三內容、門檻一次看,今日新聞NOWNEWS via Yahoo奇摩新聞
防身障車格被占用 新北有停車場用這招 看法兩極,聯合新聞網
中市勞局籲雇主落實「查、核、問」3步驟 勿非法聘僱外國人,台灣新生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