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中小企業、市場拓展、補助、關稅、認證
[內文]:
近年來,全球經濟局勢動盪,中美貿易戰的餘波盪漾,加上地緣政治風險升高,使得仰賴出口的台灣中小企業面臨嚴峻挑戰。如何在逆境中求生存、開創新局,成為產業關注的焦點。而政府的政策支持,無疑是協助企業度過難關的重要力量。
光陽集團董事長柯俊斌日前建議,政府在協助廠商開拓海外市場時,應將補助資源用在刀口上。他以光陽外銷百餘國的經驗為例,指出透過國內外展覽會,協助台商媒合新代理及代工客戶,是相當有效的方式。然而,海外參展的費用,從場地租金、裝潢、運輸,到人員差旅、廣告行銷,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對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而言,確實形成進入門檻。
除了展覽補助,柯俊斌也提到,海外市場的認證費用,例如歐洲的產品認證,以及開發中國家的簽證、醫療保險等,也應納入政府的補助範圍。面對美國對等關稅的壓力,企業亟需開拓多元市場,但若缺乏足夠的資源奧援,恐怕難以順利轉型。
與此同時,資訊安全的重要性日益提升。鑒真數位有限公司成為台商首家通過TAF國際標準認證的檢測機構,取得IEC 62443-4-2檢測資格認證,符合IEC 62443-4-2與ANSI/ISA-62443-4-2國際標準。這項認證涵蓋軟體、嵌入式裝置、主機設備以及網路設備,符合歐美與亞太地區廣泛採用的OT與IoT設備採購標準,更與歐盟的《網路韌性法》(CRA)接軌,對台灣企業而言,取得相關認證,有助於拓展國際市場,提升產品競爭力。
個人心得:
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的骨幹,政府的政策支持,應以協助企業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為核心。除了金援,更重要的是提供必要的資訊與技術支援,協助企業提升產品品質、符合國際標準,才能在複雜的國際貿易環境中站穩腳步。
事件癥結點:
中小企業拓展海外市場,面臨資金、技術、認證等多重挑戰。政府的補助政策,應更聚焦於協助企業克服這些困難,提升競爭力。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本文主要參考了《中時新聞網》的報導,其中引用了光陽集團董事長柯俊斌的觀點,闡述了中小企業在拓展海外市場時面臨的挑戰,以及政府補助的方向。此外,本文也引用了《工商時報》的報導,介紹了鑒真數位有限公司取得國際認證的案例,強調了資訊安全的重要性。透過對這些報導的梳理,本文試圖呈現中小企業在當前經濟環境下的困境,以及政府可以如何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參考閱讀
台商首家 鑒真數位獲TAF國際標準認證,工商時報 • 6 小時前
台中開庭驚見「陸籍律師」!辯稱法律沒禁止 檢方出手了│TVBS新聞網,TVBS 新聞
企業獻策 補助中小企辦展 有利拓展市場,中時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