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災害漫遊、通訊品質、電信業者、中華電信、使用者付費、基礎建設
颱風過境通訊大考驗,災害漫遊成常態?
今年丹娜絲颱風重創南台灣,通訊設備遭受嚴重損壞,導致部分地區訊號微弱甚至完全中斷。儘管電信業者積極搶修,但災後逾40天,仍有許多民眾仰賴「災害漫遊」功能,透過中華電信的基地台連線。立委蔡易餘對此現象表達關切,認為其他電信業者在災害發生時,依賴中華電信的基地台,卻未負擔相應費用,有「搭便車」之嫌。
事件癥結點:
颱風過後,通訊品質的落差引發了對電信業者基礎建設的質疑。蔡易餘指出,部分業者在平時以低價策略搶佔用戶,但在災害發生時,卻未能提供穩定的通訊服務,使得中華電信成為「避風港」。這突顯了在天災面前,基礎建設的重要性,以及業者是否有足夠的應變能力與承擔社會責任。
個人心得:
身為使用者,我們都希望在緊急時刻能順利與外界聯繫。但現實是,當颱風等天災來襲時,通訊品質往往成為眾多民眾難以承受之痛。這不禁讓人思考,電信業者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是否也應將提升基礎建設,以及災害應變能力,視為重要的社會責任?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資料來源: CTWANT、匯流新聞網、自由時報等媒體報導。
- 本文應用: 透過引用報導內容,呈現颱風過後通訊品質不佳的事實,並引述立委蔡易餘的觀點,點出災害漫遊的問題,以及對電信業者基礎建設的質疑。
- 本文觀點: 提醒讀者關注通訊品質在災害面前的重要性,並思考電信業者應如何提升基礎建設與應變能力。
蔡易餘進一步指出,依照實測數據顯示,台哥大與遠傳的訊號品質,與中華電信相比,存在著明顯差距。例如,嘉義布袋好美船塢遠傳訊號僅1.82M,漫遊到中華可達53.2M;嘉義義竹龍蛟村辦公室台哥大訊號4.31M,漫遊到中華則有37.3M。這種顯著的差異,凸顯了各家電信業者在基礎建設上的投入程度不同。
蔡易餘呼籲,為了促使其他業者正視自身基礎建設的不足,並提升災害應變能力,應遵循「使用者付費」原則,要求業者支付中華電信相關費用。如此一來,不僅能讓中華電信獲得合理補償,也能促使其他業者積極投入資源,改善通訊品質,避免在災害發生時,讓民眾陷入通訊困境。
參考閱讀
批通訊品質一面倒 蔡易餘:電信業者災害漫遊搭便車,CTWANT • 5 小時前
批通訊品質一面倒 蔡易餘:電信業者災害漫遊搭便車,CTWANT via Yahoo奇摩新聞
再返鄉視察風災重建 賴清德暖心爬梯遞水慰勞工班 宣示做完才會撤,自由時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
丹娜絲風災逾40天收訊仍不佳 蔡易餘轟2公司靠中華電信撐場,匯流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
丹娜絲颱風釀2800噸光電廢棄物業者吝嗇不付費致清運延宕,CTWANT via Yahoo奇摩新聞
對號座乘客擠不上車怎麼辦 高鐵公司處理方式曝,自由時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