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通訊品質、災害漫遊、電信業者、基礎建設、使用者付費
電信災防:漫遊不是避風港,基礎建設才是王道
丹娜絲颱風重創南台灣,民眾飽受停電、停水之苦,通訊中斷更讓災情雪上加霜。儘管電信業者積極搶修,但訊號恢復進度卻引發爭議。立委蔡易餘指出,部分地區至今仍受困於訊號微弱或完全中斷的窘境,許多用戶只能透過「災害漫遊」連上中華電信的網路。這項機制本意是為了在緊急情況下,確保民眾能維持基本的通訊需求,但蔡易餘質疑,這是否成了其他電信業者的「避風港」?
事件癥結點:
事件的核心在於「災害漫遊」的公平性與長期效益。當台哥大、遠傳等業者在颱風期間,訊號品質遠不如中華電信時,用戶被迫仰賴「災害漫遊」功能。蔡易餘認為,這暴露出其他業者在基礎建設上的不足,平時靠低價搶用戶,遇到災害卻讓中華電信獨自承擔,有失公平。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CTWANT報導:引用3C專家實測數據,嘉義布袋好美船塢遠傳訊號與中華電信漫遊後的數據差異達29.2倍;嘉義義竹龍蛟村辦公室台哥大訊號與中華電信漫遊後差距也有8.7倍。此數據佐證了蔡易餘所言,其他業者在災區的通訊品質明顯落後。
- 蔡易餘臉書貼文:蔡易餘在臉書上表達對此議題的看法,強調「使用者付費」的原則,認為其他業者應支付中華電信費用,以促使業者正視自身基礎建設的不足。
個人心得:
這次事件突顯出電信業者在防災應變上的兩樣情。面對極端氣候,通訊已是不可或缺的民生基礎設施。如果業者只著眼於商業利益,而忽略了對基礎建設的投資,那麼在災害發生時,受苦的將是廣大民眾。政府應審慎評估「災害漫遊」機制,釐清各方權責,避免讓其淪為業者卸責的藉口。
蔡易餘提出的「使用者付費」觀點,值得進一步探討。或許,透過收費機制,能促使業者更積極地提升通訊品質,強化基礎建設,這才是保障全民通訊權益的根本之道。
參考閱讀
批通訊品質一面倒 蔡易餘:電信業者災害漫遊搭便車,CTWANT • 7 小時前
批通訊品質一面倒 蔡易餘:電信業者災害漫遊搭便車,CTWANT via Yahoo奇摩新聞
再返鄉視察風災重建 賴清德暖心爬梯遞水慰勞工班 宣示做完才會撤,自由時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
丹娜絲風災逾40天收訊仍不佳 蔡易餘轟2公司靠中華電信撐場,匯流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
丹娜絲颱風釀2800噸光電廢棄物業者吝嗇不付費致清運延宕,CTWANT via Yahoo奇摩新聞
「百年一遇變兩三年一遇」蚵農損失慘重 氣候變遷威脅沿海生計,TVBS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