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海洋保育、藍色經濟、海域生態、OECM、棘冠海星
海洋保育新契機:藍色經濟與 OECM 的未來展望
近年來,全球對海洋生態保育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台灣也積極響應國際趨勢,推動多項海洋保護計畫。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以下簡稱海保署)在保護海洋環境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近期更積極推動「藍色經濟」與「OECM」等措施,為台灣的海洋保育注入新活力。
「藍色經濟」的概念,強調在保護海洋生態的同時,也能促進經濟發展。海保署透過推動「臺灣海域生態環境守護計畫」,涵蓋潔淨海水、健康棲地等目標,並鼓勵全民參與,期望實現經濟與生態的雙贏。例如,在澎湖七美海域棘冠海星數量爆發時,海保署迅速啟動調查與清除應變機制,並與地方團體、潛水社群合作,共同維護海域生態。
除了「藍色經濟」,海保署也積極推動「OECM」(Other Effective area-based Conservation Measures,海洋其他有效保育措施之區域)。OECM 指的是在不劃設傳統保護區的前提下,透過有效區域性措施,維護生態系功能並達成生物多樣性保育成效。台灣率先將 OECM 納入《海洋保育法》及其子法中,成為全球首例。這項措施讓企業、開發單位、非政府組織(NGO)及民眾,都能清楚掌握申請流程,共同參與海洋保育。
海保署綜合規劃組科長楊蕙禎表示,OECM 的核心是「生物多樣性價值認定」,法規列舉十二項要件,任一達標即具申請資格。此舉鼓勵更多民間自主參與,共同構築海域生態網絡。目前,已有離岸風電基座、工業港口、人工魚礁等開發單位詢問 OECM 申請事宜,顯示各界對海洋保育的重視。
個人心得:
長期關注海洋議題的我,對海保署的努力深感敬佩。從「藍色經濟」到 OECM 的推動,都顯示台灣在海洋保育上的積極作為。然而,海洋保育是一項長期且艱鉅的任務,需要政府、企業、NGO 和民眾共同努力。
事件癥結點:
海洋保育的挑戰不僅僅是保護生態,更重要的是如何平衡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OECM 的推動,提供了一個新的解決方案,讓更多元的參與者能夠加入海洋保育的行列。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資料來源: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第 22 期「海洋漫波」季刊
* 本文應用: 介紹「臺灣海域生態環境守護計畫」與「藍色經濟」的關聯,強調經濟發展與生態平衡。
* 資料來源: CNEWS 匯流新聞網
* 本文應用: 介紹 OECM 的定義、申請資格、以及海保署的推動策略,強調民間參與的重要性。
* 資料來源: 各家新聞媒體報導
* 本文應用: 描述海保署在澎湖棘冠海星事件中的應變措施,彰顯公私協力守護海洋的典範。
總體而言,台灣在海洋保育的道路上不斷探索與創新。透過「藍色經濟」與 OECM 等措施,我們有信心能夠建立更完善的海洋生態保育體系,為下一代留下豐富的海洋資源。
參考閱讀
【認識 OECM】構築海域生態網 海保署鼓勵民間踴躍參與,匯流新聞網 • 9 小時前
第22期海洋漫波出刊 臺灣海域生態環境守護計畫推動「藍色經濟」,台灣好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
海保署鼓勵公私協力清除棘冠海星 共同維護海域生態,台灣新生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
擱淺船隻油污因應 海保署以環境生態為優先,台灣新生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
響應3/22世界水資源日 海保署公布海域水質監測年報,桃園電子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
海保署數位課程上線 邀您探索海洋奧秘,桃園電子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