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鄭亦麟、饋線蟑螂、綠能、貪腐、台電
[內文]:
「小英男孩」鄭亦麟涉嫌貪汙,引爆了台灣綠能產業的震撼彈。這位前經濟部綠能科技產業推動中心副執行長,因涉嫌協助業者取得台電饋線容量,並收受賄賂,已被收押禁見。更令人咋舌的是,此案牽扯出「饋線蟑螂」這個新興行業,揭示了綠能背後不為人知的黑暗面。
根據新聞報導,鄭亦麟涉嫌收受東煒建設公司與泓德能源的賄賂,協助其取得數據中心的電力饋線容量。由於饋線建置成本高昂,且各地配額有限,導致部分業者透過不正當手段搶占資源。台北市議員楊植斗也指出,這種行為不僅規避了使用者付費的原則,更掏空了台電的錢。檢調單位在搜索鄭亦麟住處時,他甚至將手機丟出窗外滅證,囂張的態度更顯得事件不單純。
那麼,究竟何謂「饋線蟑螂」? 簡單來說,就是透過不正當手段,搶先取得台電饋線容量,再以高價轉售圖利的中間人。這種行為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也阻礙了真正有需求的業者取得電力。中天新聞網報導指出,饋線每公里造價約1億元,形成搶占先機的歪風,有心人士再以每千瓦約2,000元的價格轉售,可見其背後的龐大利益。
個人心得:
這起事件讓人深思,綠能產業的發展固然重要,但若缺乏完善的監管機制,很容易成為貪腐的溫床。鄭亦麟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背後可能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內幕。
事件癥結點:
本案的癥結點,在於台電饋線容量的分配機制。目前,饋線容量的申請流程冗長,且存在配額限制,這為不肖業者提供了可乘之機。若台電未能建立更透明、公平的分配機制,類似的貪腐案件恐怕難以杜絕。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本文引用了NOWnews、風傳媒、新頭殼、中天新聞網等多家媒體的報導,整合了事件的關鍵資訊。例如,NOWnews的報導揭露了鄭亦麟遭羈押的消息,並引述台北市議員楊植斗的說法,指出「饋線蟑螂」的存在。中天新聞網則詳細解釋了「饋線蟑螂」的定義和獲利模式。這些資料共同構築了事件的全貌,並支持了本文對於綠能貪腐現象的批判。
參考閱讀
鄭亦麟疑涉貪遭押 他驚呼竟有「饋線蟑螂」,今日新聞NOWNEWS • 25 分鐘前
嗆背後有大咖 鄭亦麟收押痛哭 – 政治要聞,中時電子報
鄭亦麟疑涉貪遭押 他驚呼竟有「饋線蟑螂」,今日新聞NOWNEWS via Yahoo奇摩新聞
行賄小英男孩喬饋線?東煒建設董座布局綠電淘金 泓德年報揭露重大投資關鍵時間點,風傳媒 via Yahoo奇摩新聞
遭搜索手機丟窗外疑滅證「小英男孩」鄭亦麟嗆:知道我背後是誰?,新頭殼 via Yahoo奇摩新聞
小英男孩變身「饋線蟑螂」鄭亦麟靠這招月收賄10萬!,中天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