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宇樹機器狗、資安風險、中國AI、韌體漏洞、國家安全
[內文]:
近日,台北市政府計畫引入中國製宇樹(Unitree)科技的「智能機器狗」引發軒然大波。這項原意在提升道路巡視效率的舉措,卻因潛藏的資安疑慮,迅速在輿論壓力下暫緩。事件看似單純,實則反映出台灣在面對中國人工智慧(AI)產品時,所面臨的複雜國安挑戰。
事件的癥結點,在於對中國科技產品的資安風險認知不足。宇樹科技的隱私政策聲明,已明確指出資料將儲存在中國境內。儘管市府與廠商強調軟體系統和網路傳輸已由台灣團隊維護,但機器狗作為「載具」,其自主行走和環境偵測功能,難以避免網路連線。更令人擔憂的是,研究早已警示宇樹機器狗存在預設開啟的韌體漏洞。此漏洞鑲嵌在驅動硬體的韌體中,難以清除,使得機器狗只要一連網,便可能在用戶不知情下,自動連回中國伺服器。一旦連線,潛在的風險包括:攝影鏡頭畫面遭監看、裝置遭遠端控制,甚至成為駭客入侵的跳板,對網路中的其他裝置發動攻擊。
更重要的是,若深入了解中國的政治與監管環境,便不難理解為何民主政府應謹慎評估導入宇樹產品。宇樹科技與中國軍方關係密切,將其產品用於政府部門,形同將敏感資訊暴露於解放軍的監控範圍。中國的《數據安全法》和《國家情報法》更賦予政府權力,可要求企業配合資料調取和情報蒐集,甚至遠端控制設備。這使得即使機器狗位於台灣境內,中國政府仍可透過後門獲取資料,威脅台灣國安。這些難以透過衛星或照片取得的精確道路與交通資料,對中國的軍事入侵具有極高的情報價值。
這起事件也凸顯出台灣在資安治理上的不足。相較於美國,台灣在資通安全管理、採購審查、以及私部門監管等方面,仍有進步空間。美國透過聯邦採購安全委員會、商務部風險評估、以及聯邦通訊委員會的「涵蓋清單」,建立多層次的防禦體系,以降低外國產品帶來的資安風險。
個人心得:
台北市智能機器狗事件,揭示了台灣在應對中國AI產品時的困境。我們不僅要關注技術層面的資安風險,更要正視中國的政治和法律環境,以及其對企業的影響。單純追求科技創新,若忽略國家安全,將可能付出慘痛代價。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鏡報報導: 本文大量參考了《鏡報》對此事件的深度分析,包括對宇樹機器狗技術細節、韌體漏洞、以及中國法律環境的解讀。本文觀點與其一致,強調了資安風險和國家安全之間的關聯。
- 民視新聞網報導: 引用民視新聞網的報導,說明了事件的發展過程,包括市府的回應、議員的質疑,以及計畫的暫緩。
- 三立新聞網報導: 引用三立新聞網的報導,補充了廠商的說明,以及事件的更多細節。
本文整合了各方報導,嘗試建構一個全面的視角,深入分析事件背後所蘊含的國安挑戰。
參考閱讀
宇樹機器犬風波:台灣如何回應中國人工智慧資安風險?,鏡報 • 4 小時前
宇樹機器犬風波:台灣如何回應中國人工智慧資安風險?,鏡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
中國機器犬巡邏藏資安風險 顏若芳:已要求新工處責請廠商停用,自由時報電子報
「特洛伊機器狗」醜聞延燒! 北市議員又爆:在淘寶網是滯銷貨,民視 via Yahoo奇摩新聞
撣封塵:閱兵多少糗?都付笑談中 | 中共閱兵 | 抗日戰爭 | 軸心國 | 大紀元,台灣大紀元
北市買中國機器狗!綠議員轟屠城記 新工處坦言是廠商構想:還沒審核,三立新聞網 setn.com via Yahoo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