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台海、共機擾台、自由航行、加拿大、澳洲
加澳軍艦通過台海,中國軍機、軍艦大舉侵擾
近日,台海局勢再度緊張,加拿大與澳洲的軍艦執行「自由航行」任務通過台灣海峽,此舉引發中國不滿,解放軍隨即出動大量軍機、軍艦侵擾台灣周邊海空域。
根據太報報導,加拿大海軍巡防艦「魁北克城號」與澳洲飛彈驅逐艦「布里斯本號」於台灣時間9月6日清晨通過台灣海峽。對此,中國軍方從5日上午6時至6日上午6時,共出動28架次軍機侵擾,其中24架次逾越海峽中線;同時,還有6艘軍艦與2艘海警船在台海周邊活動。
鏡週刊的報導指出,中國在9月3日閱兵後,仍持續在台海進行灰色地帶侵擾。國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除了軍機、軍艦外,中共還出動公務船在台海周邊活動。
自由時報則報導,加澳軍艦通過台海時,中國武裝直升機、海警船接近,國軍也前往監控。加澳兩國軍艦從菲律賓海域出發,沿台灣海峽中線以東航行。中國海軍與海警隨即出動武直-10直升機與海警船,試圖干擾。
事件癥結點:
此次事件的核心癥結點,在於國際社會對台灣海峽的定位與中國的立場衝突。國際社會普遍主張台灣海峽為國際水域,各國船艦享有航行自由;而中國則視台灣為其領土,認為外國軍艦在台海航行是對其主權的侵犯。
個人心得:
加澳軍艦的行動,展現了對台海航行自由的支持,也突顯了印太地區複雜的地緣政治。面對中國日益增長的軍事壓力,台灣除了加強自身防衛能力外,也需要與理念相近的國家保持合作,共同維護區域和平與穩定。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太報、鏡週刊、自由時報報導: 提供了此次事件的具體時間、參與軍艦、中國軍方反應等信息,構成了文章的事實基礎,讓讀者對事件的來龍去脈有初步了解。
- 國防部公布數據: 提供了共機、共艦擾台的詳細數據,強化了文章對中國軍事行動的描述,也佐證了事件的嚴重性。
- 自由時報報導中對中國海警船、武直-10直升機的描述: 補充了中國海空力量的具體行動,增加了事件的畫面感。
通過梳理這些資料,本文得以清晰地呈現事件經過,並深入分析其背後的政治意涵,以及對台海局勢的影響。
參考閱讀
加拿大澳洲軍艦通過台海 中國武裝直升機海警船接近 國軍前往監控,自由時報 • 11 分鐘前
不爽加澳軍艦自由航行過台海 28共機6共艦出動侵擾,太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
中國93閱兵才秀完肌肉 34共機艦又擾台「24架次逾越海峽中線」,鏡週刊Mirror Media via Yahoo奇摩新聞
93閱兵後再搗亂!中國派11機艦、1公務船擾台 2架次逾越海峽中線,民視 via Yahoo奇摩新聞
2國有史以來最大軍艦交易! 積極防俄 挪威花100億英鎊買5艘英國護衛艦,新頭殼 via Yahoo奇摩新聞
北市和平高中老師播中共閱兵 嗆學生不喜歡可離開,自由時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