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財劃法、統籌分配款、中央地方權限、地方財政、分配爭議
[內文]:
新版《財劃法》上路後,中央與地方的財政分配爭議再度浮上檯面,引發各界關注。行政院長卓榮泰已與部分縣市首長討論,並計劃邀請更多非綠執政縣市首長交換意見,試圖尋求解決之道。然而,這場攸關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的角力,似乎才正要開始。
根據報導,明年中央統籌分配稅款高達8841億元,較今年暴增近九成。然而,由於新法分配公式引發爭議,導致尚有三百多億元未分配。各縣市分配金額也呈現顯著差異,台北市分配到最多,而台南市等縣市則增幅有限,甚至面臨補助款減少的窘境。
地方政府普遍面臨財政壓力,台中市長盧秀燕指出,台中市每年繳稅給中央高達2500億元,但得到的補助卻遠遠不足四成,導致財政長期出現缺口。台南市長黃偉哲也反映,統籌款分配不足,加上未來地方需承擔更多業務,預計將面臨巨額財政短缺。
事件癥結點在於,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不清,導致地方政府在執行中央政策時,需自行承擔財政壓力。例如,中小學冷氣的設置與電費,本應由地方政府自行決定與負責。若中央過度干預,反而加重地方財政負擔,形成「中央請客,地方買單」的窘境。
從法制面來看,現行《財劃法》對於中央與地方主管機關的定義,過於籠統,未能提供一套客觀標準。這使得在分配資源時,容易產生爭議,也讓地方政府難以有效規劃財政。
有學者認為,解決之道在於釐清中央與地方的任務分工,並依循「地方優先、上升分配」的原則。也就是說,將地方事務優先劃歸地方政府,中央則負責全國一致性的事務。
個人心得: 財劃法攸關地方發展,中央與地方應攜手合作。中央應盡速檢討分配公式,並重視地方的財政需求。地方政府也應提升財政自主性,有效運用資源。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根據《鏡報》報導,新版《財劃法》上路後,中央與地方的財政分配爭議浮現。
* 《CTWANT》報導,台中市長盧秀燕指出台中市財政缺口問題。
* 《自由時報》報導,台南市長黃偉哲反映統籌款分配不足。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羅承宗的觀點,指出中央地方權限劃分不清,以及「地方優先、上升分配」原則的重要性。
參考閱讀
財劃法分配爭議 卓揆下週邀非綠縣市長討論,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
新財劃法已成事實 行政院應重新檢視中央地方權限分配,鏡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
討論財劃法事權分配賴清德宴請黨籍立委 – 自由電子報影音頻道,自由時報電子報
普發現金1萬最快10月入帳!台中真能加碼發錢嗎 超徵或短絀200億報告一次釐清,風傳媒 via Yahoo奇摩新聞
統籌分配款爭議 盧秀燕喊話中央:用預算照顧地方人民,CTWANT via Yahoo奇摩新聞
別讓民生政策又淪政爭籌碼 -政治要聞,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