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天文攝影大賽結果出爐!火星發現生命跡象?台灣觀星族看這裡!
各位台灣的星空愛好者們,準備好迎接宇宙級的震撼了嗎?2025年全球最大的天文攝影比賽「ZWO天文攝影師大賽」(ZWO Astronomy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得獎名單已經揭曉啦!不僅如此,NASA的毅力號火星探測車更傳來可能發現火星古老微生物生命跡象的重磅消息!這篇文章將帶領大家一同欣賞令人屏息的天文攝影作品,並深入了解火星探測的最新進展,更重要的是,告訴你如何在台灣也能輕鬆享受觀星的樂趣。
2025天文攝影大賽:一場視覺的饗宴
「ZWO天文攝影師大賽」由英國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主辦,每年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好手,捕捉宇宙中最令人驚嘆的畫面。今年共有高達5882件作品參賽,競爭可說是相當激烈。
總冠軍:《仙女座星系核心》(The Andromeda Core)
今年的總冠軍由中國攝影師梁偉堂、楊奇、俞楚紅共同創作的《仙女座星系核心》奪得。這張照片以前所未有的細節,呈現了我們最鄰近的螺旋星系—仙女座星系的迷人核心。評審László Francsics盛讚這張照片:「仙女座星系已被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拍攝過,很難想像一張照片還能增加我們已經看過的東西。但這張照片做到了:一個不尋常、充滿活力的構圖,以前所未有的細節呈現,但又不模糊整體場景。」
[https://c02.purpledshub.com/uploads/sites/48/2025/09/01_TheAndromedaCore_WeitangLiangQiYangChuhongYu.jpg?webp=1&w=1200]
最佳新人獎:《跨越光年的相遇》(Encounter Across Light Years)
最佳新人獎由同樣來自中國的龔宇睿、阮錫鎮以作品《跨越光年的相遇》獲得。這張照片捕捉到火流星劃過天際的瞬間,與遠處的仙女座星系相互輝映,形成一幅引人入勝的畫面。評審Ed Bloomer說:「巧合創造了這個誘人的比較。我們對仙女座的視野是固定的,而燃燒在我們大氣層中的岩石物質會在幾秒鐘內爆發成火流星。僅僅一瞬間,一個不比足球大的物體的湮滅,就搶走了擁有超過一兆顆恆星的家園的注意力。」
[https://c02.purpledshub.com/uploads/sites/48/2025/09/26_EncounterAcrossLightYears_YuruiGongXizhenRuan.jpg?webp=1&w=1200]
年度最佳青年天文攝影師:《獵戶座、馬頭星雲和火焰星雲的H-alpha影像》(Orion, the Horsehead and the Flame in H-alpha)
年僅15歲的義大利攝影師Daniele Borsari,以作品《獵戶座、馬頭星雲和火焰星雲的H-alpha影像》榮獲年度最佳青年天文攝影師。他以黑白影像呈現了冬季星空中最著名的區域之一—獵戶座星雲周圍的景象。評審Greg Brown說:「年輕組的影像品質可以與整體比賽相媲美,這讓我感到驚訝。選擇黑白而不是鮮豔的色彩,並純粹關注星雲的形狀和輪廓,是一個大膽的決定,而且得到了回報。獵戶座、馬頭和火焰星雲很少看起來如此有活力,很容易想像這些巨大的氣體雲在太空中翻滾和翻滾。」
[https://c02.purpledshub.com/uploads/sites/48/2025/09/27_OrionTheHorseheadAndTheFlame-InHAlpha_DanieleBorsari.jpg?webp=1&w=1200]
除了以上幾個大獎,比賽還分為極光、星系、月球、太陽、人與太空、行星、彗星和小行星、星空、恆星與星雲等八個主題類別,以及特別獎項。每一張獲獎作品都展現了攝影師們對宇宙的熱愛與精湛的攝影技巧。想要欣賞更多精彩作品,可以到格林威治國家海事博物館參觀展覽(2025年9月12日開幕),或至官網(www.rmg.co.uk/astrophoto)查詢。
火星發現生命跡象?毅力號的重大突破
除了天文攝影大賽,另一個天文界的大新聞就是NASA的毅力號火星探測車,在火星的傑澤羅隕石坑(Jezero Crater)中發現了可能存在的古老微生物生命跡象!
毅力號自2021年2月登陸火星以來,一直在探索傑澤羅隕石坑,這是一個古老的乾涸河床。在2024年,毅力號在一個名為「Cheyava Falls」的岩石上採集到一個名為「Sapphire Canyon」的樣本,其中含有潛在的「生物特徵」(biosignatures),這意味著它可能具有生物起源。換句話說,這可能證明微生物生命曾經存在於火星上。
這個發現發表在科學期刊《自然》上,引起了全球科學界的關注。雖然現在的火星寒冷、乾燥、荒蕪且充滿輻射,但在遠古時期,它曾經更加溫暖潮濕,可能適合生命存在。過去的探測任務已經發現了火星上乾涸的河床和湖泊,表明水曾經在紅色星球上流動。由於水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這意味著火星可能曾經能夠孕育生命。
毅力號發現的「Cheyava Falls」岩石,富含黏土和粉砂組成的沉積岩,這些岩石通常含有古代微生物生命的證據。它們富含有機碳、硫、氧化鐵(鐵鏽)和磷。「我們在『明亮天使』(Bright Angel)地層中發現的化合物組合,可能為微生物代謝提供豐富的能源,」毅力號科學家、紐約石溪大學的Joel Hurowitz說。
不過,科學家也強調,這些發現只是潛在的生物特徵,還需要更多的證據來確認。這些礦物質也可能在沒有生命存在的情況下產生,例如高溫、酸性條件和有機化合物結合等。但目前「Bright Angel」的岩石沒有證據表明經歷過高溫或酸性條件。
這個發現的重要性在於,它表明火星可能在比先前認為的更長的時間內,或者在更晚的時期,適合生命存在。如果最終確認火星上確實曾經存在生命,那將是人類歷史上最重大的發現之一,它將徹底改變我們對宇宙和生命起源的理解。
台灣觀星族看這裡!
看完了這些令人驚嘆的天文影像和火星探測的最新進展,你是否也對星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呢?其實在台灣,只要選對時間和地點,也能欣賞到美麗的星空喔!
1. 選擇合適的觀星地點
- 避開光害: 城市的光害會嚴重影響觀星效果,因此盡量選擇遠離市區、光害較少的地方。台灣有許多適合觀星的場所,像是:
- 合歡山: 擁有全台最佳的觀星條件,高海拔、低光害,是觀賞銀河和流星雨的絕佳地點。
- 阿里山: 除了日出、雲海,阿里山的星空也相當迷人,尤其是在沒有月亮的夜晚。
- 陽明山國家公園: 雖然距離市區較近,但仍有一些地點可以避開光害,例如擎天崗、冷水坑等地。
- 墾丁龍磐公園: 視野開闊,光害較少,是觀賞南十字星的好去處。
- 注意安全: 觀星地點通常較為偏遠,要注意交通安全,最好結伴同行。
2. 掌握觀星時機
- 新月前後: 月光會影響觀星效果,因此新月前後幾天是最佳的觀星時機。
- 流星雨: 每年都有許多流星雨發生,例如英仙座流星雨、獅子座流星雨等,在流星雨極大期觀星,可以看到更多流星劃過天際。
- 行星觀測: 透過天文App或網站,可以查詢到各個行星的運行軌跡和最佳觀測時間。
3. 準備觀星工具
- 星圖或App: 幫助你辨認星座和行星。
- 手電筒: 最好是紅色手電筒,可以減少對眼睛的影響。
- 望遠鏡: 如果想要更清楚地觀賞星空,可以準備一台望遠鏡。
- 保暖衣物: 山區夜晚氣溫較低,要注意保暖。
- 耐心與熱情: 觀星需要花時間適應黑暗,並有耐心尋找目標。享受探索宇宙的樂趣!
4. 觀星入門技巧
- 從認識星座開始: 從最容易辨認的星座開始,例如北斗七星、獵戶座等,慢慢擴展到其他星座。
- 利用天文App: 現在有許多天文App可以幫助你辨認星座、行星,甚至可以模擬星空。
- 參加觀星活動: 台灣有許多天文社團或機構會舉辦觀星活動,可以跟著專家一起學習。
台灣觀星資源
- 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提供豐富的天文知識和觀測設備。https://www.tam.gov.taipei/
- 中央氣象局天文百問: 查詢天文相關知識的好去處。https://www.cwb.gov.tw/V8/C/knowledge/astronomy/
- 各大學天文社團: 許多大學都有天文社團,可以參加他們的活動,學習更多天文知識。
結語:探索宇宙,永無止境
無論是欣賞天文攝影作品,還是親自走進星空,探索宇宙的奧秘都充滿了樂趣。希望這篇文章能激發你對天文的興趣,一起加入觀星的行列,感受宇宙的浩瀚與美麗!也期待毅力號能為我們帶來更多關於火星生命的發現,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這個神秘的紅色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