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iPhone Air、eSIM、中國、監管、發售延遲
[內文]:
蘋果公司於 2025 年秋季發表會上推出的新款 iPhone Air,以其超薄設計和 eSIM 技術引發全球關注。然而,這款被譽為「史上最薄 iPhone」的新機,在中國市場的發售卻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延遲。
蘋果中國官網悄然更新了 iPhone Air 的發售狀態,將其調整為「發售信息後續更新」,並特別註明「所有機型在獲得批准後發售」。這一舉動讓許多期待這款新機的消費者感到意外。與此同時,其他 iPhone 17 系列機型的預購和發售時間則保持不變。
蘋果官方表示,他們正與中國監管機構緊密合作,力爭盡快在中國推出 iPhone Air。但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款新機在中國市場的發售受阻呢?
事件癥結點:
關鍵就在於 iPhone Air 採用的 eSIM(嵌入式 SIM 卡)設計。與傳統的實體 SIM 卡不同,eSIM 允許用戶遠端寫號、快速切換號碼,並支援「一卡多號」的功能。雖然 eSIM 在全球範圍內已經逐漸普及,但在中國,eSIM 的這些特性卻觸及了監管敏感領域。相關部門擔憂,eSIM 的便利性可能被詐騙分子利用,從事非法活動。
早在 2023 年,中國三大運營商甚至一度暫停了穿戴式裝置的 eSIM 新業務辦理。雖然今年中國聯通率先重啟試點,但同時也提出了多項規範,例如禁止跨境寫卡、禁止境外遠端啟動,並引入地理位置校驗等,以確保 eSIM 的使用在監管可控範圍內。
為了符合中國市場的監管要求,蘋果也做出了一些調整。例如,中國版 iPhone Air 的用戶必須持身份證件前往中國聯通營業廳線下激活 eSIM,以避免遠端 OTA 寫號的可能性。此外,目前只有中國聯通支援 iPhone Air 的 eSIM,其他運營商則表示即將開放。
個人心得:
我認為,蘋果 iPhone Air 在中國市場的遭遇,反映了科技創新與監管之間的複雜關係。儘管 eSIM 技術有諸多優勢,但在涉及國家安全、用戶隱私和防範犯罪等問題時,監管部門往往會採取更為謹慎的態度。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本文主要參考了 Newtalk 新聞的報導。報導中提到,iPhone Air 的 eSIM 設計在中國觸及監管敏感領域,原因在於 eSIM 的特性可能被用於詐騙。本文引用了此觀點,並進一步分析了中國監管部門對 eSIM 技術的擔憂,以及蘋果公司為符合監管要求所做的調整。此外,本文也參考了其他媒體的報導,例如鉅亨網和緯來新聞網,從不同角度呈現了 iPhone Air 發售延遲的相關資訊,並提及了 iPhone 17 系列的發售情況和價格。透過對比這些資料,本文力求呈現一個全面且客觀的視角,讓讀者了解 iPhone Air 在中國市場所面臨的挑戰。
參考閱讀
卡在監管「紅線」! iPhone Air中國發售突喊卡 eSIM設計觸敏感領域,新頭殼 • 4 小時前
卡在監管「紅線」! iPhone Air中國發售突喊卡eSIM設計觸敏感領域,新頭殼 via Yahoo奇摩新聞
監管叫停!中國iPhone Air延後上市eSIM技術成障礙 – 美股雷達,鉅亨網
DVCon兩地主席率團拜訪科政中心 促進台日深化IC設計交流,聯合新聞網
iPhone17來了!史上最薄Air僅5.6mm 台灣開賣日、全系列售價規格一次看,緯來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
eSIM踩到實名制紅線?蘋果中國突然修改iPhone Air心肌發售狀態 「待批准」引關注,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