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加熱菸、上市、國健署、菸害防制、攜帶入境
[內文]:
加熱菸的上市議題再次掀起波瀾。國民健康署(國健署)於9月12日初步核定8品項菸草柱及其3款組合元件,預計最快於10月11日正式上市。然而,這個消息卻引發了正反兩方的熱烈討論。
一方面,加熱菸終於迎來了合法上市的機會。根據現行《菸害防制法》的規定,新型態菸草產品如加熱菸,必須通過健康風險評估審查才能上市。國健署的核定,意味著業者可以開始販售經過審核的產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便產品上市,仍需遵守嚴格的監管措施,包括成分標示、警示圖文、廣告全面禁止等。若監測發現風險超標,主管機關仍可撤銷許可。
另一方面,反菸團體對此表達了強烈的不滿。他們認為,部分加味加熱菸在未通過審查的情況下就先行上市,可能造成管理上的漏洞。此外,對於已核准上市的加熱菸,國健署也提醒民眾,未經國內核准的加熱菸及其組合元件,不得攜帶入境,違者將處以罰鍰。這也引發了另一個爭議:如果民眾在國外購買了已核准的加熱菸,是否能帶回台灣?
針對這個問題,國健署的態度明確,未經國內核准的加熱菸及其組合元件,仍不得攜帶入境。這意味著,即使該產品在國外合法販售,只要未在台灣通過審核,就不能帶回。違規者將面臨5萬元至500萬元的罰鍰。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加熱菸上市,退休公務員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他認為,反菸團體的質疑,反而混淆了視聽。他指出,過去兩年半的審查延宕,才是真正危害法治與公共利益的癥結點。審查期間,走私與地下販售猖獗,造成政府稅收損失,更讓未經檢測的產品流入市面,危害民眾健康。他強調,依法核准上市,並非縱容菸商,而是透過嚴格監管,實現動態管理。
個人心得:
加熱菸議題再次凸顯了公共衛生與市場開放之間的複雜關係。如何在保障民眾健康的同時,兼顧法律的執行,是政府必須面對的挑戰。
事件癥結點:
加熱菸議題的核心,不在於是否禁止,而在於如何管理。如何在合法的前提下,透過嚴格的監管,降低健康風險,並保障消費者權益,才是關鍵。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今周刊報導:提供了國健署核准加熱菸上市的資訊,以及董氏基金會的質疑。本文藉此說明了事件的背景和爭議。
- NOWnews今日新聞報導:補充了加熱菸攜帶入境的規定,釐清了民眾可能產生的疑慮。本文引用此資訊,明確說明了相關的罰則。
- 匯流新聞網報導:提供了退休公務員的觀點,挑戰了反菸團體的立場。本文藉此呈現了多元的觀點,並探討了事件背後的根本問題。
參考閱讀
加熱菸核准惹議 退休公務員批反菸團體混淆視聽,匯流新聞網 • 2 小時前
加熱菸最快「這時候」上市!國健署首波通過8品項、3載具審核…赴國外自行帶回同款合法嗎?,今周刊 via Yahoo奇摩新聞
加熱菸10/11上市!海外可帶回?規定一次看,今日新聞NOWNEWS via Yahoo奇摩新聞
首家加熱菸通過審查!8品項、3載具最快「1時間」合法開賣│TVBS新聞網,TVBS 新聞
加熱菸核准惹議 退休公務員批反菸團體混淆視聽 | 蕃新聞,yam蕃薯藤新聞
加熱菸10月中上市 海外攜帶「非核准品項」回台最高罰500萬,ETtoday東森新聞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