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財劃法、地方補助款、中央與地方、財政分配、統籌分配款
[內文]:
中央與地方的財政分配爭議再起。台中市長盧秀燕領銜,聯合藍白15個縣市首長,共同向中央政府表達對地方補助款分配不均的疑慮,並提出三大訴求。這場由地方政府發起的「地方包圍中央」行動,凸顯了《財劃法》修法後,中央與地方在財政分配上的緊張關係。
事件始於中央政府刪減地方政府補助款。多個縣市首長表示,中央不僅刪減一般性補助款,計畫型補助款也面臨縮減,甚至有縣市的補助款不增反減,導致地方政府在編列明年預算時捉襟見肘。 台北市長蔣萬安指出,原本核定的捷運建設補助經費,將被大幅刪減,嚴重影響地方建設。
地方政府對此表達強烈不滿,認為中央政府藉由補助款的分配,修理刁難各地方縣市,大砍補助款,已影響地方施政。盧秀燕呼籲中央政府放下「砍刀」,依照財劃法修法精神,公開透明地分配補助款。
此次爭議的核心在於《財劃法》的修法內容。新法上路後,中央政府的稅收增加,地方政府卻未獲得相對應的財源。多位地方首長質疑,修法後的分配公式出現問題,導致統籌分配稅款無法合理分配。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更直言,中央政府故意找麻煩,不願將應分配的款項撥付地方。
事件的癥結點在於,修法後的《財劃法》未能有效解決中央與地方的財政分配失衡問題。立法委員郭國文指出,修法過程過於倉促,未經充分討論,埋下了爭議的種子。如今,分配公式的錯誤,以及中央政府對補助款的裁量權,使得地方政府的財政狀況雪上加霜。
面對地方政府的壓力,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將與各縣市首長溝通,並檢討《財劃法》的執行細節。然而,在中央與地方的權責劃分尚未釐清,以及分配公式爭議未解決的情況下,這場財政分配的紛爭恐難在短時間內平息。
個人心得:
這場地方首長聯合起來爭取權益的行動,再次凸顯了台灣長期以來中央集權的弊病。在資源分配上,中央政府握有過大的權力,地方政府只能仰賴中央的補助。這種結構不僅限制了地方的自主性,也容易導致政治角力。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1. 信傳媒報導,盧秀燕召集15縣市首長召開記者會,表達對中央刪減補助款的不滿。本文以此為開端,敘述事件的起因。
2. 新頭殼新聞報導,卓榮泰與各縣市首長會商,討論財劃法爭議。本文以此為基礎,分析中央政府的回應與後續發展。
3. 多篇新聞報導,蔣萬安、王明鉅等地方首長,闡述對補助款分配不均的看法。本文引用其觀點,呈現事件的爭議核心。
參考閱讀
補助經費恐遭砍75%!蔣萬安怨財劃法爭端 今低調未多談,民視 • 23 分鐘前
中央大砍給地方一般補助款苗栗縣府:盼照往例數額核定,聯合新聞網
藍白15縣市為補助款地方包圍中央 盧秀燕盼中央放下屠刀,信傳媒 via Yahoo奇摩新聞
財劃法爭議》事權回歸地方、計畫性補助款從2400多億減為308億元,新頭殼 via Yahoo奇摩新聞
15縣市捍衛地方財政 盧秀燕喊話:放下大砍地方補助屠刀 | 蕃新聞,yam蕃薯藤新聞
盧秀燕號召15縣市站出來!三大訴求捍衛地方財政,中時財經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