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都是星塵。」——卡爾·薩根
探索宇宙的奧秘,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渴望。從古老的星圖到現代的天文望遠鏡,我們始終仰望星空,試圖解開那些閃爍光芒背後的故事。這個月,讓我們一起踏上台灣地區的賞星之旅,尋找那些值得我們抬頭仰望的美麗與驚奇。

雖然台灣不在這次日偏食的可見範圍內,但我們仍可透過網路直播,與紐西蘭、澳洲和南極洲的觀星者一同見證太陽被月亮「咬一口」的景象。
太陽、地球和月亮的舞蹈,總能為我們帶來驚喜。這次的日偏食,是天文學家們精準預測的結果,也是大自然無與倫比的藝術展現。
即使無法親眼目睹,我們也能從科學的角度欣賞這一現象。日偏食的發生,源於月球運行至地球與太陽之間,遮蔽了部分陽光。透過網路直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月球逐漸遮蔽太陽盤面的過程,感受宇宙的浩瀚與規律。想了解更多關於本次日偏食的資訊,可以在網路上搜尋「Time and Date 2025年9月22日日食」,該網站提供了詳細的互動地圖和各地時間。

提到天文觀測,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絕對是首屈一指的理想地點。那裡擁有地球上最黑暗、最穩定的天空,是許多頂尖天文台的所在地。然而,即使是這樣得天獨厚的環境,也面臨著日益嚴重的光害威脅。
「黑暗的天空對人類至關重要,因為它們是通往宇宙的最後一道窗戶。」——伊茲亞爾·德·格雷戈里奧-蒙薩爾沃 (歐洲南方天文台駐智利代表)
光害不僅影響天文觀測,也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在台灣,雖然我們沒有阿塔卡馬沙漠那樣的完美星空,但透過一些簡單的行動,我們仍然可以為保護星空盡一份心力。例如,我們可以選用暖色調、低亮度的戶外照明,避免不必要的向上照射,並鼓勵政府加強光害管制。想了解更多光害的影響以及如何參與光害防治,可以在網路上搜尋「國際黑暗天空協會」。
在距離地球數百公里的國際太空站上,太空人妮可·艾爾斯(Nichole Ayers)捕捉到了一張令人驚嘆的照片:一道巨大的閃電,從雷暴雲層向上射向地球的高層大氣!
這種罕見的現象被稱為「巨大噴流」,是雷暴天氣中產生的強大放電現象,可向上延伸至50-90公里。
巨大噴流的發生,通常與雷暴雲頂的紊流條件有關,使得閃電能夠向上傳播。這種現象不僅罕見,而且具有潛在的危險性,可能對飛機造成嚴重的亂流和風切變。
如果您對這類大氣現象感興趣,可以在網路上搜尋「Spritacular NASA」,參與美國太空總署的公民科學計畫,分享您所拍攝到的高層大氣現象照片。或許您也能捕捉到下一個令人驚嘆的瞬間!
台灣雖然地狹人稠,光害問題較為嚴重,但只要稍加尋找,仍能找到一些適合觀星的地點。
- 合歡山: 位於南投縣的合歡山,海拔較高,光害較少,是台灣著名的觀星勝地。
- 陽明山: 台北市近郊的陽明山,交通便利,也有一些適合觀星的地點,例如擎天崗。
- 墾丁: 屏東縣的墾丁,擁有美麗的海岸線和較為黑暗的夜空,是南台灣的觀星好去處。
- 離島地區: 例如澎湖、綠島、蘭嶼等地,光害較少,更有機會欣賞到壯麗的銀河。
在前往觀星之前,建議事先查詢天氣狀況,並攜帶必要的裝備,例如手電筒、望遠鏡、星圖等。同時,也要注意安全,避免在夜晚獨自前往偏僻地區。
現代科技的進步,讓我們可以透過手機APP輕鬆辨識星空中的星座和行星。以下推薦幾款常用的天文APP:
- Star Walk 2: 是一款功能強大、介面美觀的觀星APP,可以即時顯示星空中各個天體的位置和資訊。
- SkyView Lite: 是一款簡單易用的觀星APP,可以利用擴增實境技術,將星空資訊疊加在真實的影像上。
- Stellarium Mobile Free: 是一款免費的星象模擬軟體,可以模擬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星空景象。
透過這些APP,即使是天文新手也能輕鬆入門,享受觀星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