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基隆、財政、預算、謝國樑、財劃法
[內文]:
基隆市的財政困境近期浮上檯面,引發關注。根據多方報導,基隆市的預算正面臨嚴峻挑戰。基隆市長謝國樑表示,原本預期2026年財政歲入可達327億元,但受到中央刪減一般性補助款並改為申請制的影響,歲入預估大幅下降至237億元,縮水90億元。這使得市府在編列預算時面臨極大困難。
謝國樑指出,基隆市今年的歲入為254億元。原本考量財劃法修正後可增加73億元,因此規劃編列約300億元的歲出計畫。然而,實際歲入預估僅有237億元,比今年還減少近17億元,讓市府陷入困境。他坦言,面對預算銳減的情況,就算倒在地上哭也沒用。
這項預算縮減,主要受到中央補助款減少的影響。許多一般性補助款被轉為計畫性補助,使得基隆市需要增加自籌款的分擔比率。據悉,此次預算縮減,主要影響教育經費,如老舊校舍改建等項目,但SBL相關經費則不受影響。
除了預算問題外,基隆市也面臨其他挑戰。例如,基隆市的公車車齡偏高,司機人力短缺,以及運價長年未調整等問題,都讓市營公車的營運更加嚴峻。為了改善,市府一方面向國光客運承租車輛應急,另一方面則積極招募司機並爭取調漲運價。此外,基隆市市立醫院也面臨人力流失問題,衛生局長已提出調高非公職護理人員薪資的計畫,希望能留住人才。
事件癥結點:
基隆市的財政困境,反映出地方政府在財劃分制度下的結構性弱點。中央補助款的調整,直接影響到地方政府的施政能力。當一般性補助款被轉為計畫性補助時,地方政府不僅要面臨預算減少的壓力,還需要花費更多精力去爭取計畫補助,增加了行政負擔。
個人心得:
基隆市的案例,突顯出台灣城鄉差距的問題。在有限的資源下,地方政府如何平衡建設、民生福利與財政壓力,是嚴峻的考驗。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應建立更有效的溝通與合作機制,才能共同解決這些結構性問題。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中天新聞網報導:「基隆市2026年預算少90億!謝國樑:倒地上哭也沒用」。這篇報導是本文的核心依據,提供了預算縮減的具體數字,以及謝國樑市長對此事的看法,說明了基隆市財政所面臨的挑戰。
- Yahoo新聞與CTWANT報導:基隆公車老舊問題。此報導補充了基隆市面臨的額外挑戰,如公車老舊、人力短缺。
- 中時新聞網報導:基隆市立醫院人力流失。提供基隆市在醫療方面臨的人力挑戰。
這些資料共同描繪出基隆市在財政、交通及醫療等多個方面所面臨的困境,支持了本文對基隆市財政挑戰的描述與分析。
參考閱讀
基隆市2026年預算少90億!謝國樑:倒地上哭也沒用,中天新聞網 • 16 分鐘前
基隆公車太老舊 租國光客運改裝應急,CTWANT via Yahoo奇摩新聞
藍白修「財劃法」出包 謝國樑喊窮:少了37億救救基隆,自由時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
揭總稅入狀況 謝國樑沉痛發聲:請大家救救基隆市,中時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
謝國樑:1200億蓋基隆捷運被中央打回票 侯友宜:已重新提報總經費 盼盡速核定,Yahoo奇摩(即時新聞)
基隆市立醫院人力流失 衛生局長:調高非公職護理人員薪資,中時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