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全民防衛手冊、小橘書、社會韌性、城鎮韌性、漢光演習
打造韌性台灣:全民防衛手冊新版「小橘書」上線
9月是台灣的國家防災月,同時也迎來了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全韌會)成立一週年。政府積極推動提升社會韌性,最新的行動之一,就是普發新版全民防衛手冊,這本以防災背心橘色為底色、被稱為「小橘書」的指引,將於近期發放到全國超過900萬戶家庭。
內政部去年底曾盤點全國可恃民力,包含替代役、義消、義警等民力任務隊,以及許多非政府組織和慈善團體,這些人力要能在災害或危機時充分發揮,需仰賴防災協作平台的充分運用與平時的聯合訓練,如此一來,國軍就能專注本務工作。
內文調整:更貼近民眾需求
新版小橘書與2023年版本相比,從46頁精簡為29頁,並刪減文字內容,更著重排版設計,讓重點更為凸顯。其中,2023年版本曾有國軍與共軍制服識別教學,但考量到實務上難以辨識,且危機發生時會受距離、天候等因素影響,因此新版參考以色列、烏克蘭的做法,改為教導民眾「發現疑似軍隊活動,請儘速遠離」。此外,新版也簡化了不同類型災害的應變作為,讓民眾能更清楚了解「危機來臨當下我要做什麼」。
城鎮韌性演習結合漢光演習
除了發放全民防衛手冊外,政府也將提升演練真實度,讓城鎮韌性演習與漢光演習適用相同情境想定,更全面地結合。明年度的國防預算,將按照北約標準達到GDP3.32%,也可望在2030年以前,達到GDP5%的目標。同時編列了強化國土安全韌性的1500億元預算,將以這筆預算提升全社會的防衛韌性。
個人心得:資訊透明是關鍵
個人認為,政府在推動社會韌性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資訊的透明化。正如全韌會委員所言,社會溝通是演練成敗的關鍵,民眾需要足夠的資訊,才能理解風險、願意做好準備。除了小橘書,政府也應透過更多管道,例如社區說明會、線上講座等,向民眾清楚說明韌性的重要性,以及政府正在做哪些準備。
事件癥結點:強化全民防衛意識
此次事件的癥結點在於,如何提升全民的防衛意識,讓每個人都能在危機發生時,發揮自救互助的能力。這不僅僅是政府的責任,也需要全民共同參與。透過小橘書、演習,以及更多的溝通與教育,才能真正打造出一個堅韌的台灣。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Yahoo新聞: 報導了政府推出新版全民防衛手冊,並指出其內容的調整與改進,以及未來的工作重點。
- 本文應用: 參考Yahoo新聞的資訊,介紹了小橘書的內容變化,並強調了資訊透明的重要性。
- 鏡週刊報導: 深入報導了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的工作,以及城鎮韌性演習與漢光演習的結合。
- 本文應用: 引用鏡週刊的報導,闡述了政府在提升社會韌性方面的具體行動。
- 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委員劉文的觀點: 強調社會溝通是演練成敗的關鍵。
- 本文應用: 引用劉文的觀點,強調資訊透明的重要性,以及全民共同參與的重要性。
- 本文應用: 引用劉文的觀點,強調資訊透明的重要性,以及全民共同參與的重要性。
參考閱讀
雙演習整備台灣/29頁小橘書安全指引獨家揭露 城鎮韌性結合漢光打造防衛台灣,鏡週刊Mirror Media • 33 分鐘前
雙演習整備台灣/29頁小橘書安全指引獨家揭露城鎮韌性結合漢光打造防衛台灣,鏡週刊Mirror Media via Yahoo奇摩新聞
雙演習整備台灣3/原來台灣捐血袋全靠進口 政府一作為翻轉強化醫療韌性,鏡週刊Mirror Media via Yahoo奇摩新聞
雙演習整備台灣1/全社會韌性不只是政府責任 替代役男新任務民力防災大升級,鏡週刊Mirror Media via Yahoo奇摩新聞
雙演習整備台灣2/丹尼絲颱風成社會韌性臨時考 5大評分指標成績揭曉,鏡週刊Mirror Media via Yahoo奇摩新聞
曝台灣兩大挑戰 賴清德:2030年前國防預算可達GDP5%,中時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