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並非孤單地存在於宇宙之中,實際上,我們周圍環繞著一層肉眼無法看見的「光暈」,它是由地球最外層大氣與太陽互動產生的微弱光芒構成,被稱為「地球日冕」(Geocorona)。這個光暈的範圍極其廣闊,甚至延伸至月球軌道的一半。NASA於2025年9月啟動了卡拉瑟斯地球日冕天文台 (Carruthers Geocorona Observatory),旨在研究和拍攝這個奇特的現象。
這項任務不僅能幫助我們更了解地球大氣層,更能進一步保護未來的太空人。當太陽風暴襲擊地球時,地球日冕首當其衝,了解其運作方式有助於預測和應對危險的太空天氣。同時,研究地球日冕中氫的逃逸,也能幫助科學家了解其他行星為何無法保留水分,進而尋找並研究潛在的系外行星。
對於身在台灣的觀星愛好者來說,雖然我們無法直接「看見」地球日冕,但可以關注NASA的相關研究,例如在網路上搜尋「Carruthers Geocorona Observatory」,了解最新的觀測成果,並體會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在宇宙中是多麼獨特的存在。
台灣的朋友可以透過 NASA 的官方網站或天文相關的新聞報導,追蹤卡拉瑟斯地球日冕天文台的最新進展。
彗星是夜空中迷人的訪客,但大多數都來自太陽系內部。然而,有些彗星卻是名副其實的「星際旅者」,它們誕生於其他星系,只是短暫地穿梭於我們的宇宙鄰居之間。彗星3I/ATLAS就是其中之一。科學家認為,3I/ATLAS可能是我們見過最古老的彗星,其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太陽系誕生之前。
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員Matthew Hopkins發現,3I/ATLAS在環繞銀河系運行的過程中,呈現上下擺動的模式,這與古老恆星的運行方式相似。透過統計分析,他推斷3I/ATLAS的年齡可能超過70億年,是太陽系年齡的兩倍。
儘管彗星3I/ATLAS亮度較低,難以用小型望遠鏡觀測,但它的發現為我們提供了窺探銀河系早期歷史的珍貴機會。它表明,早在很久以前,銀河系中就存在著比氫和氦更重的元素構成的微行星。在台灣,對天文有深入研究的星空攝影愛好者,可以嘗試使用大型望遠鏡尋找它的蹤跡,並關注天文學界對於它的研究成果。
搜尋「3I/ATLAS」或「星際彗星」,可以找到相關的觀測資訊和研究報告。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天文學領域最令人振奮的發現之一,莫過於系外行星的數量激增。截至2025年9月,天文學家已經確認發現了6000顆系外行星,而這僅僅是冰山一角。據估計,夜空中每顆恆星都至少擁有一顆行星,這意味著宇宙中存在著無數個不同的世界。
這些系外行星的種類繁多,從類似地球的岩石行星到巨大的氣體巨星,應有盡有。有些行星的軌道非常特殊,例如「熱木星」距離它們的恆星非常近,使得行星表面溫度極高。還有一些行星環繞著兩顆恆星運行,宛如科幻電影中的場景。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發現系外行星的手段也越來越多樣化。天文學家可以透過觀察恆星亮度的微小變化,來判斷是否有行星從恆星前方經過(凌日法)。或者,他們也可以透過測量恆星的微小晃動,來推斷是否有行星的引力在影響恆星(徑向速度法)。身在台灣,我們也能透過網路資源,追蹤這些令人驚嘆的發現。
在網路上搜尋「系外行星」、「NASA 系外行星」,可以找到最新的系外行星資訊。台灣也有許多天文社團和網站,提供相關的觀測和研究資訊。
隨著人類太空探索的步伐不斷加快,保護太空人免受宇宙威脅變得至關重要。地球的地球日冕會與太陽風交互作用,引發一系列的太空天氣現象,這些現象可能對太空人的健康和太空設備造成威脅。
透過研究地球日冕,科學家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太空天氣的形成機制,並預測太陽風暴的強度和影響範圍。這些知識對於未來的太空任務至關重要,尤其是在規劃前往月球或火星等遙遠目的地的任務時。
台灣雖然沒有直接參與太空探索計畫,但我們也能從中受益。台灣的科學家可以透過參與國際合作,利用國外的觀測資料和模型,研究太空天氣對地球的影響,並為台灣的太空科技發展做出貢獻。
搜尋「太空天氣」、「太陽風暴」、「地球磁層」,可以了解更多關於太空天氣的資訊。
人類一直以來都在尋找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生命。隨著系外行星的發現,我們離這個目標越來越近。科學家認為,要找到外星生命,首先需要找到與地球相似的岩石行星,並且其大氣層中存在著生命活動的跡象,也就是「生物特徵」。
生物特徵是指由生物活動產生的化學物質,例如氧氣、甲烷等。透過分析系外行星大氣層的光譜,科學家可以判斷其中是否含有這些生物特徵,從而推斷該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
未來的南希·格雷斯·羅曼太空望遠鏡和宜居世界天文台等大型望遠鏡,將具備更強大的觀測能力,能夠更精確地分析系外行星的大氣層,尋找生物特徵。這將是尋找外星生命的重要一步。在台灣,我們也能關注這些望遠鏡的進展,並期待它們帶來令人驚嘆的發現。
搜尋「生物特徵」、「系外行星大氣」、「羅曼太空望遠鏡」,可以了解更多關於尋找外星生命的資訊。
星空浩瀚,探索永無止境。無論是研究地球的隱形光環,還是尋找遙遠的系外行星,科學家們都在不斷地拓展我們的視野,讓我們對宇宙有更深入的認識。身為地球公民,我們也能透過關注天文新聞和研究進展,一同感受宇宙的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