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詐騙、重複受害、假投資、假交友、165反詐騙專線
[內文]:
近期,詐騙案件層出不窮,更令人擔憂的是,許多民眾在遭受詐騙後,竟再次掉入陷阱。根據警方統計,今年已有超過五千名受害者,約5%的詐騙案件被害人報案兩次以上,顯示詐騙集團的手法不僅推陳出新,也更具迷惑性。
常見的詐騙手法包括假投資、假交友(投資詐財)及網路購物詐騙。這些詐騙手法之所以容易造成重複受害,與其針對人性的弱點,以及詐騙集團的心理戰術息息相關。
例如,一名70歲的林姓婦人,在網路社團看到投資廣告,加入LINE投資群組後被遊說投入資金,聲稱「穩賺不賠」。當她想提領資金時才發現被騙。更令人唏噓的是,四個月後,她又遇到另一個詐騙集團,再次受害,總共損失超過2000萬元。另一個案例是一名50歲的陳姓男子,透過交友軟體尋求真愛,卻被假交友的詐騙集團以投資為由詐騙。
演唱會門票詐騙也是一種常見的重複受害案例。一名追星族在網路社團購買演唱會門票,遭遇詐騙,沒想到在數月後購買其他歌手的演唱會門票時,再次受害。
為了協助民眾防範詐騙,刑事警察局已建置「165打詐儀錶板」專網,提供詐騙案例資料庫,讓民眾查詢詐騙集團常用的話術與最新手法,避免重蹈覆轍。民眾在投資或網購前,可先上網查詢是否有相似案例,降低受騙風險。藝人林佑星也呼籲民眾,特別是家中長輩,應多加留意,並提醒,若不幸受騙,應立即停損,不要再抱持能拿回錢的幻想。
個人心得:
詐騙案件之所以猖獗,除了詐騙集團的狡猾,也與民眾的警覺性不足有關。許多人在第一次受騙後,往往因為害怕、羞愧,或是抱持著僥倖心理,而選擇隱瞞。這使得詐騙集團得以利用這些弱點,再次下手。
事件癥結點:
事件的癥結點,在於詐騙集團能夠掌握被害人的心理,並利用被害人的貪念、恐懼等情緒,設計出各種陷阱。同時,社會對於詐騙的宣導雖然不斷,但對於被害人的心理輔導及協助,仍有不足之處。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本文參考了民眾網編輯方笙楠的文章,引用了刑事警察局的統計數據,說明重複受害的現況。同時,也引用了藝人林佑星分享親友受騙的經驗,突顯了詐騙的嚴重性。
參考閱讀
不要再被騙了 5%的詐欺被害人被騙2次以上,民眾日報 • 21 分鐘前
不要再被騙了 5%的詐欺被害人被騙2次以上,民眾日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
又見台版「地面師」!詐團騙房產投資得手至少2200萬元 – 自由電子報影音頻道,自由時報電子報
竹科人為何易受騙?竹檢曝「1關鍵」造成無病識感 任詐團宰割,自由時報電子報
誤信投資詐騙失金數百萬提告求償 車手反嗆被害人貪心才上當,自由時報電子報
影/藝人林佑星分享親友被詐經驗被騙百萬還要再匯百萬救回錢,聯合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