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憶的永恆印記:大腦如何篩選並鞏固我們的珍貴時刻?
我們的人生由無數瞬間組成,有些如昨日般鮮活,細節歷歷在目;有些則模糊不清,如同褪色的素描,甚至徹底消失。是什麼讓大腦如此精準地選擇,哪些記憶值得被銘刻,哪些又任其消逝?一項來自波士頓大學的最新研究,為這個古老而迷人的問題,提供了突破性的答案。他們發現,那些原本平淡無奇的日常片段,一旦與某個具有情感衝擊力的「重大事件」產生連結,便能獲得額外的「黏著力」,從此在記憶庫中佔據一席之地。這項發現不僅揭示了記憶鞏固的深層機制,更為我們理解、甚至干預記憶過程,開啟了全新的視角。
記憶的選擇性:大腦如何篩選日常片段?
你是否曾因一個驚喜瞬間,突然想起之前毫不起眼的細節?例如,當你發現自己中了樂透頭獎,你可能會清晰地回憶起開獎前,自己正在做些什麼,即使那些行為本身平淡無奇。這並非巧合。波士頓大學心理學與腦科學副教授羅伯特·M·G·萊因哈特(Robert M.G. Reinhart)指出:
「記憶並非被動的錄影裝置:我們的大腦會決定什麼是重要的,而情感事件能夠回溯時間,穩定那些脆弱的記憶。」
這項發表於《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的研究,透過生動的例子闡釋了這一點:想像一位遊客在黃石國家公園偶遇一群雄偉的野牛,那份「哇」的震撼感,不僅會鞏固野牛本身的記憶,還會連帶強化之前或之後,那些原本微不足道的細節,比如路邊的一塊石頭,或鑽入灌木叢的小動物。這項研究的核心,正是要揭示大腦如何選擇性地強化這些「脆弱」的記憶。
追溯與前瞻:記憶強化的雙向機制
長期以來,科學界對於「追溯性記憶強化」(retroactive memory enhancement)和「前瞻性記憶強化」(proactive memory enhancement)這兩個概念,一直存在爭議。簡而言之,就是一個重大事件,能否強化其「之前」或「之後」的弱記憶,並使其更容易被回憶起來。過去的研究結果莫衷一是,未能給出明確的答案。然而,萊因哈特教授團隊的最新專案,透過近650名參與者、十項獨立研究,並結合人工智慧分析大量數據,首次明確證實了記憶強化確實存在。這項研究與過往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發現大腦並非一概而論,而是採用一種「滑動尺度」(sliding scale)來決定哪些記憶值得保存。這項大規模且嚴謹的研究,為記憶科學領域的長期爭論,畫下了一個清晰的句點,也為我們理解記憶的動態本質,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相似性與情感:記憶鞏固的精妙法則
大腦在鞏固記憶時,並非盲目地強化,而是遵循一套精密的「分級優先」(graded prioritization)原則。研究發現,對於「前瞻性記憶」(即重大事件之後發生的事情),其回憶的強度似乎取決於重大事件本身的情感衝擊力——事件越是令人難忘,之後發生的事情就越容易被記住。然而,對於「追溯性記憶」(即重大事件之前發生的事情),情況則有所不同。這些記憶更容易被鞏固,如果它們與關鍵事件之間存在「相似性」,例如視覺上的線索,或概念上的重疊。該論文的第一作者、萊因哈特實驗室的博士生林晨陽(Chenyang (Leo) Lin)強調:
「我們首次清楚地證明,大腦以分級的方式拯救弱記憶,其指導原則是它們與情感事件之間的高層次相似性。重要的不僅是時間點,還有概念上的重疊。」
此外,研究還發現,如果這些次要記憶本身也帶有情感重量,那麼記憶強化效果反而會減弱。這表明大腦似乎更傾向於優先鞏固那些原本會被遺忘的「脆弱」記憶。這項發現是人類記憶研究中的首次驗證,揭示了大腦如何精妙地鞏固日常經驗。
從實驗室到生活:記憶研究的廣泛應用
這項關於記憶編碼基本機制的發現,不僅深化了我們對大腦運作的理解,更為未來的臨床應用和現實世界干預奠定了基礎。萊因哈特教授指出:「這項發現對理論和實踐都具有廣泛的意義。」在教育領域,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將具有情感吸引力的材料,與那些難以掌握的概念結合起來,以提高學習的保留率。例如,在教授複雜的歷史事件時,若能輔以引人入勝的故事或個人經歷,學生的記憶效果將會顯著提升。在臨床環境中,這項研究也開啟了新的可能性。我們或許能夠「拯救」那些因正常老化而變得模糊的弱記憶,幫助老年人維持認知功能。反之,對於患有創傷相關疾病的人,我們也可以運用這些知識,避免強化那些令人痛苦的記憶,從而減輕其心理負擔。萊因哈特教授的團隊,長期致力於記憶功能的研究,並透過非侵入性腦刺激技術,改善老年人的工作記憶和長期記憶,或抑制強迫症行為,這些都預示著記憶科學在未來將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讀者若對此類研究感興趣,可透過學術資料庫搜尋「Robert M.G. Reinhart」或「Boston University memory research」等關鍵字,以獲取更多資訊。
Ref:
Boston University. (2025, September 27). How the brain decides which moments
you’ll never forget. ScienceDaily. Retrieved September 27, 2025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5/09/250927031214.htm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 by Boston University. 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