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智慧城市、AI、以色列、台灣、政策
[內文]: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飛速發展,智慧城市的概念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台灣與以色列,這兩個在科技領域各有千秋的國家,都在積極探索如何將AI融入城市治理,提升城市效率與居民生活品質。然而,兩國在推動智慧城市的策略上,卻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思維。
以色列的拉馬甘市(Ramat Gan)以其獨特的AI發展策略,為全球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拉馬甘市不僅積極將AI應用於醫療、學術等領域,更著重於AI素養教育的普及。透過與Google Education等機構合作,拉馬甘市推動AI教育,培養下一代的人才。此外,該市設立了AIRGO AI研發中心,整合技術實驗室、展示中心、學術研究機構與AI整合藝術中心,讓AI技術能夠更廣泛地落地應用。這種從教育、產業到生活層面的全方位佈局,為AI生態系統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相較之下,台灣在推動智慧城市方面,面臨著一些挑戰。儘管台灣擁有強大的科技基礎與半導體產業優勢,但在AI的應用落地方面,仍存在著政策協調不足、產業導入門檻高以及人才與應用脫節等問題。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的協調不足,使得AI應用往往呈現零散發展的狀態。許多企業雖然擁有大量營運數據,卻缺乏將這些數據轉化為AI模型的能力。此外,大量培育的AI人才,在實際應用中卻未能融入業務流程,導致技術發展與實際應用之間產生脫節。
事件癥結點:
台灣智慧城市發展的癥結點,在於政策、產業與人才三者之間的有效整合。若要成功推動AI在城市治理中的應用,政府需要建立系統架構,同步進行數據開放與企業AI應用策略,並積極推動AI思維的轉型,使其成為決策與管理的核心工具。
個人心得:
台灣在發展智慧城市時,除了借鏡以色列的成功經驗外,更應結合自身產業優勢,打造具有台灣特色的智慧城市發展模式。這不僅僅是技術的革新,更是一場思維的轉變。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 提供了以色列拉馬甘市在AI應用上的具體案例,例如AI教育的推動、AIRGO AI研發中心的設立等,佐證了以色列在AI應用上的全面佈局。
- 信傳媒: 報導了台灣在AI智慧城市發展上的挑戰,例如政策協調不足、產業導入門檻高以及人才與應用脫節等,突顯了台灣在AI發展上的困境。
透過對比分析,文章強調了台灣在發展智慧城市時,需要借鏡以色列的成功經驗,並結合自身產業優勢,才能實現AI技術的落地應用,提升城市治理與居民生活品質。
參考閱讀
台、以兩國交流智慧城市規劃 如何共創 AI 生態系?,信傳媒 • 3 小時前
台、以兩國交流智慧城市規劃如何共創AI生態系?,信傳媒 via Yahoo奇摩新聞
解密兒童癌症:ALT 癌細胞如何延長端粒、逃避免疫系統?,信傳媒 via Yahoo奇摩新聞
思想坦克》核能—美國能源的新寵,信傳媒 via Yahoo奇摩新聞
嘉市AI程式設計挑戰賽 學生展現創意與智慧對決,台灣好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
戰鬥民族如何寓兵於民?地鐵站轉角設置地底靶場 連觀光客都能體驗真槍實彈,信傳媒 via Yahoo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