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氣,是生命最基本的要素,然而在全球工業化與都市化的浪潮下,我們賴以維生的空氣品質卻日益惡化。細懸浮微粒(PM2.5)等污染物,無聲無息地侵蝕著我們的呼吸系統,對肺功能造成長期且深遠的影響。面對這場無形的健康戰役,除了寄望於政府的環保政策,我們個人是否也能從日常生活中找到一線生機?一項來自歐洲呼吸學會(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的最新研究,為我們揭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答案:或許,餐桌上的水果,正是我們對抗空污、守護肺部健康的「秘密武器」。這項研究不僅為飲食與環境健康的連結提供了新的實證,更引發我們對公共衛生策略與個人生活選擇的深層思考。
空污陰霾下的呼吸挑戰: 全球超過九成人口暴露於超標空污,PM2.5對肺功能的損害已是無可爭議的健康危機。
全球各地,空氣污染已成為一個嚴峻的公共衛生議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顯示,全球超過九成的人口,生活在空氣品質超出其建議標準的環境中。其中,細懸浮微粒(PM2.5)因其體積微小,能深入肺部甚至進入血液,對人體健康構成極大威脅。長期暴露於高濃度PM2.5,已被證實與多種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乃至於肺功能下降有著密切關聯。特別是肺功能指標,如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常被用來評估肺部健康狀況,而研究一再指出,空污會顯著降低FEV1,加劇呼吸系統的負擔。這不僅是開發中國家的困境,即使是先進國家,都市化與工業活動帶來的空氣污染,也持續挑戰著居民的呼吸健康。
飲食新視角:水果的潛在防護力: 英國萊斯特大學研究團隊,透過大規模數據分析,探討健康飲食能否減輕空污對肺功能的負面影響。
面對空污的普遍威脅,除了從源頭減排,我們是否能透過其他方式來強化自身的防護力?英國萊斯特大學環境健康與永續發展中心(Centre for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的博士生Pimpika Kaewsri,在歐洲呼吸學會年會上發表了一項引人注目的研究。她的團隊利用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中約20萬名參與者的龐大數據,深入探討飲食模式,特別是水果、蔬菜和全穀物的攝取量,與肺功能(FEV1)及PM2.5暴露量之間的複雜關係。這項研究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僅確認了健康飲食與良好肺功能之間的既有連結,更進一步探究特定食物群是否能「調節」或「部分緩解」空污對肺功能的已知不利影響,為我們提供了全新的思考方向。
數據揭示:女性的「水果盾牌」: 研究發現,高水果攝取量的女性,其肺功能受空污影響的程度顯著較低,揭示水果中抗氧化與抗炎成分的潛在作用。
研究結果令人振奮,特別是在女性族群中觀察到顯著的保護效應。數據顯示,每當PM2.5濃度每立方公尺增加5微克,低水果攝取量的女性(每天少於四份水果)其FEV1平均減少78.1毫升;然而,高水果攝取量的女性(每天四份或更多水果)的FEV1減少量則顯著降低至57.5毫升。這項差異,暗示著水果可能扮演著對抗空污傷害的「盾牌」角色。Kaewsri博士解釋,這可能歸因於水果中豐富的抗氧化劑和抗炎化合物。這些天然成分有助於減輕細懸浮微粒引起的氧化壓力與炎症反應,從而抵消部分空污對肺功能的有害影響。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中男性普遍報告的水果攝取量低於女性,這或許解釋了為何這種潛在的保護作用主要在女性身上觀察到。
超越個人選擇:社會與政策的深層思考: 專家強調,健康飲食的推廣不應轉嫁政府責任,而應結合環境政策,從根本上解決空污問題。
儘管這項研究為個人飲食選擇提供了新的健康指引,但都靈大學(University of Turin)歐洲呼吸學會職業與環境健康專家組主席Sara De Matteis教授,對此提出了更深層次的思考。她肯定了健康飲食,特別是富含新鮮水果的飲食,對呼吸健康的潛在益處。然而,De Matteis教授也嚴正指出:
「健康飲食的普及並非在人群中均等分佈。即使研究已調整社會經濟地位,仍不能排除殘餘混淆因素的影響。」
這意味著,經濟條件往往限制了人們選擇健康食物的能力。因此,她強調,推廣以植物為主的健康飲食應從基礎教育做起,不僅為了預防慢性病,也為了減少肉食為主的飲食所帶來的碳足跡。更重要的是,這絕不能免除政府持續推動環境政策、將空氣污染降至最低的責任,因為「沒有安全的暴露水平」,且政府的責任不應轉嫁給受經濟需求限制的個人飲食選擇。
從餐桌到政策:台灣學界的啟示與展望: 台灣學者應借鑒此研究,探討本土空污與飲食模式,並倡議更全面的公衛與環保策略。
對於身處台灣的學者而言,這項研究提供了多重啟示。台灣同樣面臨嚴峻的空氣污染挑戰,特別是中南部地區的PM2.5問題,長期以來備受關注。此研究提醒我們,除了監測空污、推動減排,飲食介入或許能成為輔助性的公共衛生策略。台灣學界可進一步探討本土居民的飲食習慣與肺功能受空污影響的關聯性,例如:
* 分析台灣不同地區的飲食模式與空污暴露數據。
* 研究特定台灣在地水果或蔬菜的保護效果。
* 評估不同社會經濟背景下,飲食介入的可行性與效益。
同時,這項研究也再次強調了跨領域合作的重要性——環境科學、營養學、公共衛生學、社會學等領域的學者,應攜手合作,共同為台灣的空氣品質與國民健康尋求更全面的解決方案。最終,我們不僅要鼓勵個人做出健康的飲食選擇,更要持續倡議政府制定更積極、更具包容性的環保與公衛政策,確保每個人都能在清新的空氣中,自由地呼吸。
Ref:
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2025, September 28). Fruit might be the
surprising key to healthier lungs. ScienceDaily. Retrieved September 28, 2025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5/09/250928095620.htm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 by 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